南江縣做大做強旅游品牌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董金昌 

 

   南江縣依托境內富集的旅游資源,不斷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做大做強旅游品牌,旅游業不但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好幫手,而且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

  以葉辦節做好大文章

  “光霧山原生態紅葉景觀太迷人了!”“規模宏大,氣勢壯觀!”今年紅葉節期間,筆者在光霧山旅游景區看到,各式各樣的大小汽車在景區公路上排起了長龍,口音不同服飾各異的游客接踵摩肩穿行在景區狹長的游山道上,五彩斑斕的紅葉正在枝頭燃燒,興致勃勃的游人情不自禁地按下了相機的快門,“嘖嘖”贊嘆之聲不絕于耳。今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以南江縣原紀委書記王瑛同志先進事跡為原型改編的電視劇《遠山的紅葉》后,南江的知名度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吸引了重慶、西安、甘肅、山西、廣東等國內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激起了一股“南江熱”。紅葉節期間來光霧山賞紅葉的人數今年再創歷史新高,全縣各景點共接待游客2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51%和58%。據了解,南江縣先后成功舉辦了八屆“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取得了“以節樹品牌、以節展風貌、以節促發展”的可喜成效,進一步拓展了旅游市場,光霧山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規劃投入展現大手筆

  南江縣委書記張長云告訴筆者,南江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壯大旅游產業,把旅游業打造成南江支柱產業”的戰略構想,明確了旅游興縣旅游富縣的目標,依托有“生物基因庫”“紅葉**山”美譽的光霧山風景區,堅持圍繞生態辦旅游,努力打造生態旅游名縣。南江旅游業邁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該縣逐漸成為西部原生態旅游目的地和中國紅葉觀賞區。南江縣也先后被授予“中國生態旅游大縣”“中國*具原生態旅游大縣”等稱號。縣旅游局局長張林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旅游新圖:培育國內旅游新亮點,構建川陜渝旅游“西三角”!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紅葉、冬覽冰掛!同時對紅軍文化、蜀漢文化、民俗文化和米倉古道文化進行了挖掘。自然與人文旅游景點相映生輝,一系列精品旅游線路逐漸形成。南江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依托光霧山***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國”字品牌,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規格開發、高標準建設、大氣魄推介、大手筆經營”的總體要求加快全縣旅游發展。目前全縣改造旅游干環線公路700多公里,整治景區公路300多公里,建成景區觀光棧道21公里。配套完善了景點標識、**防護和環保等設施。**提升了酒店接待能力。近年來,全縣旅游設施總投資達到6億多元。今年,南江縣光霧山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旅游景區,而且米倉山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富民增收彰顯大成效

  “旅游市場的發展壯大有力拉動了二三產業的興起和種植結構的調整。”光霧山風管處主任吳開財告訴筆者。近年來,景區僅光霧山大酒店、林海度假村和牟陽賓館開發的旅游紀念品,每年實現營業額就達200萬元以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大要素,結合縣域的資源特點,南江縣開發了風光名信片、風光畫冊、紅葉卡片等旅游紀念品;加工開發了光霧山大葉茶等旅游土特產品;開發了石雕、根雕、編織等旅游工藝品;開發巴山臘肉、野菌、野菜等綠色旅游食品。2010年開發光霧山旅游商品共4大類80多個品種,預計實現產值9000萬元。20多家旅游產業龍頭企業的引進,達到了企業增效、財政增收、旅游發展的目的,凸顯了旅游產業的帶動功能。全縣由旅游而催生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專業村達120多個、特色種養殖專業村達280多個,建成旅游新村12個。“這幾天來每天都有30―40桌游客在這里就餐,僅餐飲收入每天我就可達到6000元以上,加上住宿每天收入接近10000元。”光霧山景區佰讓農家樂老板彭軍告訴筆者。如此好的生意,讓老彭喜上眉梢。今年和老彭一樣高興的可不止一家人。據了解,南江縣農家樂有146戶,旅游從業人員2000余人。2010年,全縣農家樂接待游客38萬人次,實現直接營業收入4128萬元。據統計,今年1―11月,南江縣接待旅游人數達到140.6萬人次,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45%、40%。旅游業一躍成為了南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南江縣委宣傳部 董金昌)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