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董金昌
南江县依托境内富集的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旅游业不但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而且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以叶办节做好大文章
“光雾山原生态红叶景观太迷人了!”“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今年红叶节期间,笔者在光雾山旅游景区看到,各式各样的大小汽车在景区公路上排起了长龙,口音不同服饰各异的游客接踵摩肩穿行在景区狭长的游山道上,五彩斑斓的红叶正在枝头燃烧,兴致勃勃的游人情不自禁地按下了相机的快门,“啧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今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南江县原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为原型改编的电视剧《远山的红叶》后,南江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吸引了重庆、西安、甘肃、山西、广东等国内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激起了一股“南江热”。红叶节期间来光雾山赏红叶的人数今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县各景点共接待游客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51%和58%。据了解,南江县先后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取得了“以节树品牌、以节展风貌、以节促发展”的可喜成效,进一步拓展了旅游市场,光雾山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规划投入展现大手笔
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告诉笔者,南江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壮大旅游产业,把旅游业打造成南江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旅游兴县旅游富县的目标,依托有“生物基因库”“红叶**山”美誉的光雾山风景区,坚持围绕生态办旅游,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县。南江旅游业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该县逐渐成为西部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红叶观赏区。南江县也先后被授予“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具原生态旅游大县”等称号。县旅游局局长张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旅游新图:培育国内旅游新亮点,构建川陕渝旅游“西三角”!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同时对红军文化、蜀汉文化、民俗文化和米仓古道文化进行了挖掘。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相映生辉,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逐渐形成。南江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光雾山***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大“国”字品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开发、高标准建设、大气魄推介、大手笔经营”的总体要求加快全县旅游发展。目前全县改造旅游干环线公路700多公里,整治景区公路300多公里,建成景区观光栈道21公里。配套完善了景点标识、**防护和环保等设施。**提升了酒店接待能力。近年来,全县旅游设施总投资达到6亿多元。今年,南江县光雾山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且米仓山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富民增收彰显大成效
“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有力拉动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光雾山风管处主任吴开财告诉笔者。近年来,景区仅光雾山大酒店、林海度假村和牟阳宾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每年实现营业额就达200万元以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结合县域的资源特点,南江县开发了风光名信片、风光画册、红叶卡片等旅游纪念品;加工开发了光雾山大叶茶等旅游土特产品;开发了石雕、根雕、编织等旅游工艺品;开发巴山腊肉、野菌、野菜等绿色旅游食品。2010年开发光雾山旅游商品共4大类80多个品种,预计实现产值9000万元。20多家旅游产业龙头企业的引进,达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收、旅游发展的目的,凸显了旅游产业的带动功能。全县由旅游而催生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达120多个、特色种养殖专业村达280多个,建成旅游新村12个。“这几天来每天都有30―40桌游客在这里就餐,仅餐饮收入每天我就可达到6000元以上,加上住宿每天收入接近10000元。”光雾山景区佰让农家乐老板彭军告诉笔者。如此好的生意,让老彭喜上眉梢。今年和老彭一样高兴的可不止一家人。据了解,南江县农家乐有146户,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2010年,全县农家乐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4128万元。据统计,今年1―11月,南江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40.6万人次,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45%、40%。旅游业一跃成为了南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江县委宣传部 董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