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 2010-11-15 15:03 來源:宕昌縣委宣傳部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屆中國低碳旅游建設峰會上,宕昌縣獲得"中國低碳旅游示范縣"榮譽稱號,成為甘肅省**獲此殊榮的縣。這是宕昌縣發展旅游產業的又一個碩果。 宕昌旅游資源豐富,紅、綠、古"三色"旅游交相輝映。有"紅軍長征加油站"--哈達鋪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有以國家AAAA級自然風景區--官鵝溝為代表的綠色生態資源,有以宕昌古國遺址和羌族名俗為代表的古色資源。近年來,宕昌縣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開發方針,堅定不移的把旅游業作為全縣*具發展潛力的主導產業來培育,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運作,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管理,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強化組織領導,**開發機制,加強基礎建設,大力宣傳促銷,**提高接待水平,全力打造"三色宕昌、九奇官鵝"旅游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先后榮獲"中國綠色名縣"、"中國*佳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國*佳魅力旅游名縣"、甘肅省十大旅游景區等稱號,已成為享譽隴原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搞好發展規劃,提升景區檔次
該縣按照"大力推進生態旅游名城建設"的總體要求,面向國內花重金聘請具有高資質、具備真實力的規劃設計單位高起點、高標準地編制完成大河壩、南河溝、缸溝、八力草原、羊馬城等生態旅游景區規劃,修訂和完善《官鵝溝景區修建性詳規》和《哈達鋪紅色旅游景區修建性詳規》,爭取將官鵝溝景區申報成為***地質公園,將哈達鋪景區申報成為國家AAAA級紅色旅游景區。同時,學習云南"積極舉債"發展旅游的先進經驗,采取項目整合、銀行貸款、工程隊墊資等辦法,在景點建設上有了新的突破,年內做好了官鵝溝至大河壩景區10公里環線道路建設、兩河口游客服務中心建設、大河壩景區道路鋪油、鹿仁村至抬水溝梁高山草甸游道路和官鵝溝藏傳佛教寺院建設、百將墨跡碑廊建設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今年在官鵝溝景區實現了"電子票務系統",采用電子門票系統來實現整個景區售票、檢票、票務統計等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景區整體形象和工作效率。
加大投入,加快建設
發展資金不足是制約宕昌縣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努力克服這一困難問題,促進全縣旅游業快速發展,今年以來,該縣認真貫徹省市旅游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找措施、想辦法,通過向上爭取、項目整合、工程隊墊資、銀行貸款等方式,盡力籌集資金加大建設投入。一是完成了官鵝溝景區溝口至鹿仁橋段道路的硬化和孔雀瀑景區開發工作,實施了官鵝溝景區通天門游客服務中心和龍須瀑游客服務中心建設;二是實施了兩河口至天瀑旅游環線和官鵝溝百味中藥材示范園建設工程,完成了官鵝溝景區觀景臺建設;三是完成了哈達鋪景區大門主體工程建設;四是完成了官鵝溝、哈達鋪景區三座**廁所的建設工作;五是啟動民間資本,建成了三和園賓館、和鑫農家樂等一批旅游接待服務設施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全縣的旅游接待條件。
優化環境,提高服務水平
旅游環境是增強旅游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進一步優化旅游環境,該縣切實加強了旅游接待飯店賓館、交通建設和商貿流通、旅游行業的管理工作。首先大力開展旅游行業整治活動,對旅游服務機構進行嚴格監督管理,規范了景區的各類收費行為,開展了農家樂**評定工作,并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教育,切實提高了旅游服務質量。其次重視旅游**管理,與各景區管理處,旅游定點接待賓館、飯店、農家樂簽訂了**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同時,開展了文明景區創建活動和賓館飯店**評定和農家樂**評定工作,營造了溫馨、舒適、**的旅游環境。
強化宣傳,打出品牌
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宕昌旅游資源,到宕昌旅游觀光,進行旅游合作開發,該縣進一步強化對外宣傳推介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在白蘭高速、蘭臨高速、讒柳高速、蘭州機場高速公路等路段設置了反映官鵝溝、哈達鋪等景區的大型宣傳版面,在國道212線阿塢至宕昌段設置了7塊規范性的旅游標志牌;在甘肅電視臺天氣預報欄目設置了官鵝溝和哈達鋪景區宣傳窗口。在省城蘭州550輛公交車"巴士在線"電視上滾動播放宕昌旅游宣傳廣告片。在新華網、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西部商報等媒體對全縣旅游進行了一系列宣傳報道。配合國家旅游局安排的日本BS朝陽電視臺《中國神秘之旅》攝制組做好對宕昌縣"紅、綠、古"三色旅游資源及官鵝溝獨特的羌藏民族文化的拍攝工作。邀請中央電視臺對官鵝溝藏族群眾獨特的美食小吃、飲食文化、優美風光等進行了專題拍攝;積極參加了蘭洽會、"國內百城世博旅游宣傳推廣周暨觀世博·游絲路"天水分會場活動和2010年中國(重慶)國內旅游交易會等大型節會,抓住機會大力向省內外、國內外客商宣傳推介,并與周邊省、市旅行社建立良好的業務關系,開展了聯合促銷活動;實施了"五萬張門票促旅游"活動,赴蘭州、白銀、金昌、張掖、定西、天水等地,開展了旅游宣傳贈票促銷活動;多次組織作家、攝影家、書畫家等文藝工作者在景區采風創作,在國內外有關刊物上發表了許多有關宕昌旅游的文藝作品,提升和增強了宕昌旅游資源在外的知名度。
突出特色,開發旅游產品
為了拉動旅游消費增長,以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該縣積極鼓勵干部群眾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對經營開辦旅游產品開發的企業、個人給予優惠和獎勵政策。通過積極引導,已建成了官鵝溝田野土特產公司、哈達鋪紅軍鞋廠、沙灣刺繡協會等一批特色產品和工藝品生產加工企業,開發出了山野菜、經濟林果、中藥材保健飲品、地方特色小吃、地方工藝品等5大系列旅游產品50多種,取得了新的進展。特色旅游產品的經營和開發,進一步滿足了游客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第三產業,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更加豐富了旅游項目,增強了旅游的吸引力。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造就了宕昌旅游的獨特魅力。據統計,2010年全縣共計接待游客45萬多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000多萬元。
如今,全市旅游業的目標已經確定,我們相信,宕昌旅游產業將乘東風實現新的跨越,"天生麗質"的宕昌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