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7日 08:14華西都市報

水磨鎮全景

水磨羌城開城吸引了眾多來客

村民們吃壩壩宴慶祝水磨羌城開城

精彩的羌族舞蹈表演

群眾載歌載舞慶祝水磨羌城開城

當地村民喜迎羌歷新年
震后新建的汶川水磨羌城昨日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這座富有濃郁羌文化特色、被評為***4A景區的小鎮昨日舉行了盛大的開城儀式,四川省旅游局規劃財務處副處長朱蓉,鄭重地將一塊國家4A級景區標牌,授予震后新生的水磨羌城。
同時,昨日還是羌族傳統的羌歷年。鎮上的羌族群眾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慶祝節日。汶川縣還組織了一場千人壩壩宴,利用這一傳統習俗,慶賀羌歷年的到來和水磨羌城被評為***4A景區。
盛大的開城活動于昨日上午10點開始。在水磨羌城水車廣場,三個大型的水磨前面,羌族漢子們跳起了傳統的羊皮鼓舞。身著民族服飾的羌族少女,唱起了傳統的羌族山歌,整個水磨羌城彌漫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在開城活動慶典上,四川省旅游局為新獲得4A級景區的水磨羌城授牌。
這是震后水磨羌城的成功轉型。震前的水磨羌城曾是一個高耗能工業區,大量的工廠使環境日趨惡化。重建中,60余家工廠相繼搬遷,特色農業和旅游業被引入小鎮。汶川縣和廣東佛山援建工作組注重傳承藏羌傳統文化,修復和重建了春風閣、西羌匯、古牌坊等一系列文化遺址和建筑,將水磨
羌城打造成了歷史文化與藏羌風情相融的文化旅游名鎮。
由于成功的災后重建,今年4月,水磨羌城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災后重建*佳范例”。9月,水磨羌城創建***4A景區成功,成為汶川縣繼三江生態旅游區后,**個***4A景區。
盛大的開城慶典活動后,水磨羌城正式開城。人群涌向災后新建的水磨羌城,街道頓時熱鬧起來。
這座震后新建的城鎮處處展現著濃郁的藏羌風情。碉樓和外墻壁糊滿黃泥的羌式建筑,成為整座城鎮的主體建筑風格。在街道兩邊,阿壩州各個區縣的展館都已開放,走進展館,人們便能領略到各地特
有的民俗風情,購買到富有當地特色的產品。
新建的街道上商氣漸濃,隨處都能看到酒吧、手工藝品店或者土特產店。在一家名叫“藏羌小飾品”的飾品店里,大批的人流涌入飾品店,營業員吳玲正忙得不可開交。中午12點30分了,她還沒有吃飯。“現在生意好,太忙了,只有等到下午再吃了。”她說。
在羌族老人何華魁看來,災后重建*大的特點是將傳統的羌文化保留了下來。“如果沒有這些羌式建筑和傳統節日,羌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就沒辦法得以傳承。如果人人都住在一樣的洋樓里,羌文化就危險了。”他說。華西都市報記者胡挺攝影陳羽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