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桃花源:3A景區為何被摘牌

      

 來源:西海都市報

1月8日,青海省旅游局發布一則公告,標題為《關于批準發布2015年國家A級旅游景區和青海省自駕車營地的決定》。主要內容為我省又有7家景區達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標準要求,被批準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還有5家自駕車營地達到青海省自駕車營地標準,被批準為青海省自駕車營地。

原本這是一則“喜大普奔”的公告,卻因為末尾處的“省旅游局決定取消民和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資質。請海東市文體廣電旅游局監督收回被取消A級旅游景區資質的景區標志牌和證書,督促景區進行整改提升。”讓這則公告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公告顯示,無論是7家景區被批準,或是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被“摘牌”,省旅游局都是根據《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和《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

B

其實早在去年國慶黃金周,國家旅游局對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作出取消5A級資質的決定后,就意味著A級景區的動態管理機制成為常態,A級景區的“終身制”也由此變為歷史。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在2016年的第八天,就讓A級景區打破“終身制”“能上能下”的管理機制,在我省不再是一句空話。

取消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AAA級資質,省旅游局給出了四條理由:

一、民和縣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區域內修建工業園區,砍伐了部分桃樹,造成景區整體面積減少。

二、景區內大面積修路,交通不便。

三、景區管理混亂,基本處于無秩序管理狀況。

四、景區內游覽設施不足,服務水平低;景區休息設施少,導游數量不足;景區導覽圖、交通標志欠缺,衛生管理較差,大量衛生死角;景區內購物、施工、管線、廣告管理混亂。

條條都直指景區弊病,可謂一針見血。

C

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地處民和縣馬場垣鄉。對民和縣人來說,這里無論是曾經,還是現在,都是他們的驕傲。每年4月中旬,在萬畝桃園里,桃花盛開之時,吸引來省內外無數游客。

“這可是咱們青海的東大門。”馬場垣鄉下川口村的許多群眾提起萬畝桃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到了夏天,賞花的人從蘭州、西寧等大城市慕名而來”,這也印證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語。

對民和縣來說,這也是該縣調整結構,順應本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公開報道顯示,民和縣近幾年更加注重以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需要,依托桃花旅游節,打造培育新型文化旅游產品,并以景區景點為依托,進一步促進民和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經濟轉變。但被評為AAA級景區,又被摘掉這個牌子,對當地許多群眾來說都是陌生的,“不清楚,也沒有人和我們說”。

D

對下川口村的武紹董來說,桃花源的萬畝桃林是他每年能夠收入10萬元的保障。“從4月中旬開始,可以把農家樂一直開到9月份,平均每個月2萬塊錢的利潤。”在萬畝桃林里,像武紹董家這樣的農家樂有20多個,確實讓他們實現了旅游資源向旅游經濟的轉變。

但是武紹董和下川口村的其他一些人并不滿意現狀,因為“盡管萬畝桃林還在,桃花還開,但死的桃樹越來越多,長出來的桃子也越來越難看,只能看不能吃”。而景區不但沒有長遠的規劃,反而越來越差,特別是周圍建起了工業園區,不斷蠶食著桃林。

在工業園區一家工廠做門衛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還是搞旅游好,村里又漂亮,大家的收入也能上去。”

一名曾參加過民和桃花節的游客告訴記者,盡管桃花節提升了民和的知名度,桃花吸引了不少省內外游客,但那里的路不好走、吃不上飯、車沒處停,而且桃樹不夠多,樹下光禿禿,“缺乏長久的規劃,會讓景區未來的路越來越難走”。

E

一語成讖。

民和縣這塊**的3A級景區金字招牌就這樣丟了。

記者從民和縣旅游部門查詢資料得知,桃花源鄉村旅游景區的AAA級資質是2009年6月22日向當時的海東旅游管理局提出申請,在當年10月25日得到了“同意申請”的批復。

長期以來,該景區并沒有設立單獨的管理機構,也沒有獨立的游客服務中心。申報AAA旅游景區所需的資質,包括旅游交通、游客服務中心、各種引導標志、公眾信息資料、導游員、旅游**、衛生等諸多硬性指標如何通過考核評分,不得而知。

在前往桃花源旅游景區大約十公里的路途中,記者沿途并未發現一塊帶有景區引導指示的標牌。抵達景區后,也沒有發現任何顯著的關于桃花源景區的指示牌。

因為是冬季,景區內許多農家樂處于停業狀態,空酒瓶子等垃圾隨處亂扔,顯得破敗不堪。

只有在景區附近的項目部外,記者看到了“桃花源景區”的一張破舊不堪的規劃圖懸掛在墻上。記者通過當地人獲悉,該規劃圖并非是由政府或旅游部門設立,而是由當地一家企業放置。

F

2010年左右,這家企業提出想開發“桃花源”,還向當地群眾進行征地動員。“當時,和我們都談妥了一萬多畝的桃林征地,可是后來因為受到一些阻力,就不了了之。”當地一農家樂的老板告訴記者。

“現在我們正在搞山上的綠化,種了一些桃樹,但是‘萬畝桃林’的開發再沒做,”這家企業的臨時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他的開發只能等以后慢慢再看。”

未來,民和縣的萬畝桃花源是否會得到新一輪的開發?申報成為3A級旅游景區后,為什么民和縣沒有對桃花源進行規范化的建設與管理?被“摘掉”3A級景區的招牌后,又將采取哪些措施進行補救?記者試圖通過民和縣旅游局得到答案。

但目前,民和縣旅游局剛剛與該縣文體局合并成縣文化旅游體育局。記者前往該局采訪分管旅游的一名負責人,得到的回復是,“該負責人已前往甘肅省某地開會”。

記者隨后又多次電話聯系該負責人,但都被其以“正在開會、正在吃飯”等理由拒絕。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