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桃花源:3A景区为何被摘牌

      

 来源:西海都市报

1月8日,青海省旅游局发布一则公告,标题为《关于批准发布2015年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青海省自驾车营地的决定》。主要内容为我省又有7家景区达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有5家自驾车营地达到青海省自驾车营地标准,被批准为青海省自驾车营地。

原本这是一则“喜大普奔”的公告,却因为末尾处的“省旅游局决定取消民和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资质。请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监督收回被取消A级旅游景区资质的景区标志牌和证书,督促景区进行整改提升。”让这则公告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公告显示,无论是7家景区被批准,或是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被“摘牌”,省旅游局都是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B

其实早在去年国庆黄金周,国家旅游局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作出取消5A级资质的决定后,就意味着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机制成为常态,A级景区的“终身制”也由此变为历史。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在2016年的第八天,就让A级景区打破“终身制”“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在我省不再是一句空话。

取消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AAA级资质,省旅游局给出了四条理由:

一、民和县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区域内修建工业园区,砍伐了部分桃树,造成景区整体面积减少。

二、景区内大面积修路,交通不便。

三、景区管理混乱,基本处于无秩序管理状况。

四、景区内游览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低;景区休息设施少,导游数量不足;景区导览图、交通标志欠缺,卫生管理较差,大量卫生死角;景区内购物、施工、管线、广告管理混乱。

条条都直指景区弊病,可谓一针见血。

C

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地处民和县马场垣乡。对民和县人来说,这里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是他们的骄傲。每年4月中旬,在万亩桃园里,桃花盛开之时,吸引来省内外无数游客。

“这可是咱们青海的东大门。”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的许多群众提起万亩桃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到了夏天,赏花的人从兰州、西宁等大城市慕名而来”,这也印证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语。

对民和县来说,这也是该县调整结构,顺应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公开报道显示,民和县近几年更加注重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依托桃花旅游节,打造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并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进一步促进民和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转变。但被评为AAA级景区,又被摘掉这个牌子,对当地许多群众来说都是陌生的,“不清楚,也没有人和我们说”。

D

对下川口村的武绍董来说,桃花源的万亩桃林是他每年能够收入10万元的保障。“从4月中旬开始,可以把农家乐一直开到9月份,平均每个月2万块钱的利润。”在万亩桃林里,像武绍董家这样的农家乐有20多个,确实让他们实现了旅游资源向旅游经济的转变。

但是武绍董和下川口村的其他一些人并不满意现状,因为“尽管万亩桃林还在,桃花还开,但死的桃树越来越多,长出来的桃子也越来越难看,只能看不能吃”。而景区不但没有长远的规划,反而越来越差,特别是周围建起了工业园区,不断蚕食着桃林。

在工业园区一家工厂做门卫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还是搞旅游好,村里又漂亮,大家的收入也能上去。”

一名曾参加过民和桃花节的游客告诉记者,尽管桃花节提升了民和的知名度,桃花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但那里的路不好走、吃不上饭、车没处停,而且桃树不够多,树下光秃秃,“缺乏长久的规划,会让景区未来的路越来越难走”。

E

一语成谶。

民和县这块**的3A级景区金字招牌就这样丢了。

记者从民和县旅游部门查询资料得知,桃花源乡村旅游景区的AAA级资质是2009年6月22日向当时的海东旅游管理局提出申请,在当年10月25日得到了“同意申请”的批复。

长期以来,该景区并没有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独立的游客服务中心。申报AAA旅游景区所需的资质,包括旅游交通、游客服务中心、各种引导标志、公众信息资料、导游员、旅游**、卫生等诸多硬性指标如何通过考核评分,不得而知。

在前往桃花源旅游景区大约十公里的路途中,记者沿途并未发现一块带有景区引导指示的标牌。抵达景区后,也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关于桃花源景区的指示牌。

因为是冬季,景区内许多农家乐处于停业状态,空酒瓶子等垃圾随处乱扔,显得破败不堪。

只有在景区附近的项目部外,记者看到了“桃花源景区”的一张破旧不堪的规划图悬挂在墙上。记者通过当地人获悉,该规划图并非是由政府或旅游部门设立,而是由当地一家企业放置。

F

2010年左右,这家企业提出想开发“桃花源”,还向当地群众进行征地动员。“当时,和我们都谈妥了一万多亩的桃林征地,可是后来因为受到一些阻力,就不了了之。”当地一农家乐的老板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正在搞山上的绿化,种了一些桃树,但是‘万亩桃林’的开发再没做,”这家企业的临时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他的开发只能等以后慢慢再看。”

未来,民和县的万亩桃花源是否会得到新一轮的开发?申报成为3A级旅游景区后,为什么民和县没有对桃花源进行规范化的建设与管理?被“摘掉”3A级景区的招牌后,又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记者试图通过民和县旅游局得到答案。

但目前,民和县旅游局刚刚与该县文体局合并成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记者前往该局采访分管旅游的一名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该负责人已前往甘肃省某地开会”。

记者随后又多次电话联系该负责人,但都被其以“正在开会、正在吃饭”等理由拒绝。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