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間網
東莞時間網訊 昨日上午,東莞植物園舉行規劃設計方案優化提升論證會,來自國內**的植物園專家為東莞植物園規劃建設出謀劃策。與會專家表示,東莞植物園建設要避免“大而全”,做到“小而精”,做出東莞特色,成為地帶性植物科普展示園地,生態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和大眾休閑的樂園。
副市長魯修祿參加了方案論證會。
**專家為植物園出謀劃策
昨日上午,多名國內**的植物園專家齊聚一堂,為東莞植物園的建設建言獻策。參加論證會的有,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研究員黃宏文,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主任李敏,中國科學院終身研究員許再富,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理事長、教授張佐雙,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金雙等。 黃宏文擔任專家組組長并主持了論證會。
據悉,早在2007年,市政府就開始謀劃植物園的升級工作,2012年市有關部門形成了初步規劃設計方案。去年5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到東莞植物園調研,強調要精心打造植物園,促進園區內和東莞的生物多樣性。
隨后,東莞植物園在初步方案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優化提升方案。
擬建19個風格獨特的專類園
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優化提升方案。方案提出,將東莞植物園打造為“國際**、國內**”的景觀性植物園、有名的5A級旅游景區和國內科普教育基地、東莞的生態名片和旅游精品。同時,以收集嶺南特色植物種類和園林園藝植物種類為主,收集植物種類在6000種以上。
在重點項目方面,設計方提出,規劃建設19個風格獨特的專類園,其中國際花卉博覽區為重點園,匯集世界名樹名花;蘭園打造成鎮園之寶;原有松樹林改造成為裸子植物園;原橡膠林進行改造,打造成中國分布*北的橡膠園。
在交通組織方面,結合公園現狀和周邊地塊情況,規劃設置五個出入口,其中臨綠色路和環莞快速路分別設置東主入口和西主入口,兩個出入口旁設置停車場。
在規劃分期方面,首期為打造亮點時期。一方面著重建設入口服務區,另一方面建設國際花卉博覽區和蘭園以及中心湖區,使之盡快形成園區亮點。二期建設 本土植物文化園區,建設包括各出入**通改造在內的游覽系統。三期**發展期建設地帶性植物園區,包括裸子植物園、橡膠園、榕園等,完善全員配圖設施。
少建新建筑因地制宜開展建設
魯修祿對與會專家的建言獻策表示感謝。他說,東莞植物園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國際制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新型城鎮化定位的重要抓手,與會專家從植物園的定位到布局,到建設路徑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誠摯邀請與會專家與東莞建立聯系,加入到東莞植物園的規劃建設中來。
魯修祿表示,將充分吸納專家建議和意見,形成進一步的規劃建設方案,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同時,規劃、國土等相關部門要對周邊規劃、土地、道路給出整合建議,市城管局等部門要在植物園投資運營模式上有所考慮。
此外,要盡量少建新建筑,與植物引種和原有風貌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開展建設。
專家聲音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研究員黃宏文:
專類園為主 園林小品為輔
東莞植物園應以精品專類園為主,園林小品為輔、建筑點綴其次的思路來規劃建設。在功能布局上,道路、游客中心建設要與游客組織相適應,通過建設提升整個植物園的面貌。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金雙:
避免“大而全” 做到“小而精”
設計方提出了規劃建設19個專業園,但舉例分析,蘇鐵園、木蘭園等園區肯定做不過廣深兩地植物園,后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實力。建議挑選3、5 個可行的,近期可以做好的園區進行建設,避免“大而全” 做到“小而精”,做出東莞特色來。具體來講,華南經濟植物園、兒童植物園、蔬菜瓜果園、莞香園、 南藥園、珍惜植物園和外來入侵生物展示等可以考慮。
同時,植物園和公園不一樣,開展植物種類展示與科普教育等是其重要的功能,要與生態文明建設教育想結合,培養好自己的人才隊伍,做好科普展示,結合科研做好植物紀念品商店。
中國科學院終身研究員許再富:
規劃建設要做好公眾需求調查
景觀設計是植物園建設的一部分,希望能在整體規劃上有所考量。植物園的建設要做好公眾需求調查,做老百姓喜歡的植物園。對植物園內的園林小品,有沒 有必要做、做多少、什么風格,要充分考量。在專業園建設上,要調查相鄰的廣深植物園有什么,沒有什么,而不能一味的到國外去學習,選擇一些不適合東莞氣候 的植物。
規劃中提出的莞香園和榕樹園,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生態意義和文化內涵,值得去做強。接下來,應該以專業園建設為主,加強力量做好國內外植物引種,先建設大的苗圃儲備植物,不能等建設好了才想到去找樹。
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理事長、教授張佐雙:
*好能做成“零碳”植物園
東莞植物園建設起步晚,但起點一定要高。包括植物配置、園林建筑、游客觀光上,要體現出生態文明,*好能做成“零碳”植物園。在方便群眾的同時,寧 可面積小一點,也要封閉起來,保護植物園內的珍惜植物。植物園的面積不一定要那么大,1000畝左右就合適,太大做不起來,也沒有必要,多留些土地,用于 市民的觀光和休閑。
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主任李敏:
全園要封閉 但不一定要收費
東莞植物園應該定位為地帶性植物科普展示園地,生態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和大眾休閑的樂園。應該想辦法做出特色、做出專業類的精品園,避免大雜燴。
在具體的建設上,東大門入口服務區,一定要解決好停車問題,建議利用現有廣場,建設地下三層的停車場和游客中心,打造旅游交通樞紐。此外,全園一定要封閉,但不一定要收費,以做到有序管理。
東莞植物園
東莞植物園位于東莞市核心區域,占地面積約6369畝,其中新規劃園區3008畝,水濂山生態公益林2886畝,其他用地約495畝。園內現保存植 物種類2300多種,目前已建成被子植物進化園、**植物園、**植物科普園、兒童科普小天地、***園、荔枝園等6個專類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