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植物园拟成为展示园地争创5A级旅游景区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植物园拟成为展示园地争创5A级旅游景区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东莞植物园举行规划设计方案优化提升论证会,来自国内**的植物园专家为东莞植物园规划建设出谋划策。与会专家表示,东莞植物园建设要避免“大而全”,做到“小而精”,做出东莞特色,成为地带性植物科普展示园地,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和大众休闲的乐园。

  副市长鲁修禄参加了方案论证会。

  **专家为植物园出谋划策

  昨日上午,多名国内**的植物园专家齐聚一堂,为东莞植物园的建设建言献策。参加论证会的有,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黄宏文,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李敏,中国科学院终身研究员许再富,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教授张佐双,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金双等。 黄宏文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了论证会。

  据悉,早在2007年,市政府就开始谋划植物园的升级工作,2012年市有关部门形成了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去年5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到东莞植物园调研,强调要精心打造植物园,促进园区内和东莞的生物多样性。

  随后,东莞植物园在初步方案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优化提升方案。

  拟建19个风格独特的专类园

  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优化提升方案。方案提出,将东莞植物园打造为“国际**、国内**”的景观性植物园、有名的5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科普教育基地、东莞的生态名片和旅游精品。同时,以收集岭南特色植物种类和园林园艺植物种类为主,收集植物种类在6000种以上。

  在重点项目方面,设计方提出,规划建设19个风格独特的专类园,其中国际花卉博览区为重点园,汇集世界名树名花;兰园打造成镇园之宝;原有松树林改造成为裸子植物园;原橡胶林进行改造,打造成中国分布*北的橡胶园。

  在交通组织方面,结合公园现状和周边地块情况,规划设置五个出入口,其中临绿色路和环莞快速路分别设置东主入口和西主入口,两个出入口旁设置停车场。

  在规划分期方面,首期为打造亮点时期。一方面着重建设入口服务区,另一方面建设国际花卉博览区和兰园以及中心湖区,使之尽快形成园区亮点。二期建设 本土植物文化园区,建设包括各出入**通改造在内的游览系统。三期**发展期建设地带性植物园区,包括裸子植物园、橡胶园、榕园等,完善全员配图设施。

  少建新建筑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鲁修禄对与会专家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说,东莞植物园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新型城镇化定位的重要抓手,与会专家从植物园的定位到布局,到建设路径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诚挚邀请与会专家与东莞建立联系,加入到东莞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中来。

  鲁修禄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和意见,形成进一步的规划建设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同时,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要对周边规划、土地、道路给出整合建议,市城管局等部门要在植物园投资运营模式上有所考虑。

  此外,要尽量少建新建筑,与植物引种和原有风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专家声音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黄宏文:

  专类园为主 园林小品为辅

  东莞植物园应以精品专类园为主,园林小品为辅、建筑点缀其次的思路来规划建设。在功能布局上,道路、游客中心建设要与游客组织相适应,通过建设提升整个植物园的面貌。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金双:

  避免“大而全” 做到“小而精”

  设计方提出了规划建设19个专业园,但举例分析,苏铁园、木兰园等园区肯定做不过广深两地植物园,后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建议挑选3、5 个可行的,近期可以做好的园区进行建设,避免“大而全” 做到“小而精”,做出东莞特色来。具体来讲,华南经济植物园、儿童植物园、蔬菜瓜果园、莞香园、 南药园、珍惜植物园和外来入侵生物展示等可以考虑。

  同时,植物园和公园不一样,开展植物种类展示与科普教育等是其重要的功能,要与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想结合,培养好自己的人才队伍,做好科普展示,结合科研做好植物纪念品商店。

  中国科学院终身研究员许再富:

  规划建设要做好公众需求调查

  景观设计是植物园建设的一部分,希望能在整体规划上有所考量。植物园的建设要做好公众需求调查,做老百姓喜欢的植物园。对植物园内的园林小品,有没 有必要做、做多少、什么风格,要充分考量。在专业园建设上,要调查相邻的广深植物园有什么,没有什么,而不能一味的到国外去学习,选择一些不适合东莞气候 的植物。

  规划中提出的莞香园和榕树园,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态意义和文化内涵,值得去做强。接下来,应该以专业园建设为主,加强力量做好国内外植物引种,先建设大的苗圃储备植物,不能等建设好了才想到去找树。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教授张佐双:

  *好能做成“零碳”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建设起步晚,但起点一定要高。包括植物配置、园林建筑、游客观光上,要体现出生态文明,*好能做成“零碳”植物园。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宁 可面积小一点,也要封闭起来,保护植物园内的珍惜植物。植物园的面积不一定要那么大,1000亩左右就合适,太大做不起来,也没有必要,多留些土地,用于 市民的观光和休闲。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李敏:

  全园要封闭 但不一定要收费

  东莞植物园应该定位为地带性植物科普展示园地,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和大众休闲的乐园。应该想办法做出特色、做出专业类的精品园,避免大杂烩。

  在具体的建设上,东大门入口服务区,一定要解决好停车问题,建议利用现有广场,建设地下三层的停车场和游客中心,打造旅游交通枢纽。此外,全园一定要封闭,但不一定要收费,以做到有序管理。

  东莞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位于东莞市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6369亩,其中新规划园区3008亩,水濂山生态公益林2886亩,其他用地约495亩。园内现保存植 物种类2300多种,目前已建成被子植物进化园、**植物园、**植物科普园、儿童科普小天地、***园、荔枝园等6个专类园区。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