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縣工商局“四提高四強化”全方位開展旅游市場監管

      

2012年05月14日08:42 |王俊濤

  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后,汶川縣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提升,產業恢復發展迅猛,尤其是旅游產業發展更是如火如荼。汶川縣緊扣“大禹故里、熊貓家園、羌繡之鄉、震中汶川”四大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基礎設施恢復建設,三江生態旅游風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映秀成功創建為4A級旅游集鎮,威綿片區成功創建為4A級羌禹生態文化體驗區,水磨、映秀、三江等已成為成都周邊的旅游熱點,汶川已進入全域旅游新時代。面對新形勢下的旅游市場監督管理重任,汶川縣工商局與時俱進、開拓**,著力在“四提高四強化”上下苦功,全方位開展旅游市場監管,為建設美麗、和諧新汶川作出了積極貢獻。

  提高涉旅市場主體準入規范化水平,強化源頭監管

  按照行政許可審批制度規定,嚴格涉旅市場主體資格準入,強化對經營者的動態監管,加大對景區無照經營的查處取締力度,對前置許可證即將到期的,提前一個月發出警示,并積極開展市場巡查,堅決打擊銷售假冒偽劣旅游商品、欺詐和誘騙游客購物消費的行為,力爭從制度、機制上有效遏制旅游購物欺詐行為。截止4月底,汶川縣共登記涉旅企業17戶、個體工商戶1129戶。

  提高經營者文明經商意識,強化行業自律

  加強經營者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增強法制觀念,汶川縣個體私營經濟協會利用協會與個體工商戶聯系廣泛的優勢,深入宣傳文明經商、誠信經營。汶川縣工商局加強對旅游廣告的監管,及時查處和曝光虛假、違法旅游廣告,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制止利用不平等格式合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設置公示牌等形式,向社會發布有關旅游的提示和警示信息,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開展消費教育進“景區”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活動,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法制宣傳日、誠信經商活動等,在經營戶和消費者群體中普及《食品**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使消費維權、產品質量、食品**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消費社會氛圍。

  以增強景區食品經營戶自律為目的,召開相關食品專項整治、培訓會。組織煙酒、副食、干雜店、食品生產小作坊等各類食品經營戶參與食品法律法規知識培訓300戶次。開展“強化食品**、保障民生”社會宣傳服務活動2次,在景區內設立汶川縣工商局市場監管工作宣傳展板,陳列假冒偽劣商品,展示市場秩序整治成果、曝光市場違法行為。

  提高市場監管日常巡查頻率,強化動態監管

  工商執法人員以縣城、各鄉鎮及旅游景區為重點區域;突出食品集貿市場、超市、飯店、賓館及食品生產小作坊等重點場所;副食品、名酒、**、地方特色及名優食品等重點品種的食品專項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過期失效、假冒偽劣產品以及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指導經營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所經銷食品必須具有產地、生產日期、有效期、執行標準等產品合格標識。繼續強化商品質量**監測,加大對酒類、乳制品、飲用水、副食及農資、建材等產品的**檢測。截至目前,已開展轄區食品、農資等16個品種、21個批次產品的質量抽查。加大涉旅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今年以來,檢查食品經營戶505戶次,旅游酒店、餐飲經營戶105戶次,檢查旅游定點購物場所7處、旅游紀念品銷售店42戶,治理店招店牌不符合名稱字號規定的經營場所4處,查處違法發布戶外廣告2起,查處銷售不合格食品違法經營案件5件,沒收假銀元10個、假蟲草20根、沒收過期食品、假冒偽劣食品260千克,查獲假冒五糧液酒22瓶、五糧春酒26瓶,對違法經營行為予以了嚴懲。

  在日常監管中,采取網上動態監管的方式,**掌握旅游經營者的經營情況,以“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為目標,**加強市場巡查,建立健全市場巡查長效機制。同時,違法違規信息與登記信息聯動,實行信用等級監管,對存在失信涉旅經營戶實行重點監管,跟蹤落實整改成效。

  提高消費維權處置能力,強化維權監管

  扎實開展“12315”進旅游景區、進精品旅游村寨工作。依托景區“消費維權聯絡站”,及時、高效處理消費者投訴,切實維護廣大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目前,已在各大景區設置12315維權聯絡站13個。及時受理消費者消費咨詢、申訴和舉報,有效化解消費糾紛。今年以來,已處理消費者投訴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60元。

  通過規范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行業自律、及時有效化解消費者合理訴求,汶川縣旅游市場經營秩序明顯改觀,消費環境上等、**,受到消費者的肯定和贊譽。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