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三清山景區“疑似華南虎”是**豹,不是華南虎
心湖雨又風 發表于2010年11月08日
10月28號,上饒三清山管委會公布了一組由游客在三清山旅游時拍到了疑似虎照,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正龍拍虎”的故事落幕后不久,現在又有模糊虎照重現江湖,這一下子,立即就在國內引起了巨大關注。

10月15號的下午兩三點鐘,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水務局的游客鮑曙光在途經三清山景區西海岸時,用相機記錄下了遠處150米左右山坡上的一只全身黃色的動物,他懷疑自己拍到的不是華南虎便是豹子。而據傳,當時還有七八名游客都目睹了山崖上的這一動物。
目擊者麻小林:【全身通黃,開始時頭朝下,頭朝下站了一下子,又轉過身,頭朝上,再然后就躺在巖石上面,有可能曬太陽,就一下子。】
幾名游客在三清山拍到了“疑似華南虎”的消息,隨即便被正在山上的三清山管委會宣傳統戰部部長李華知曉,在聯系上鮑曙光等游客之后,李華于10月28號將清晰度較高、由鮑曙光拍到的這一組“疑似華南虎”的照片公布出來,從這四張相片中,人們大致能判斷被拍攝到動物全身成黃色,身長大約1.5米。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張照片一經公布,便在網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質疑,這僅僅是三清山管委會為了提高景區的吸引力,故意耍的伎倆。疑似華南虎照只是一個引人矚目的噱頭。甚至人把提供照片的鮑曙光打上了“鮑老虎”的標牌。
圍繞著照片真假,以及三清山是不是真的存在有華南虎,人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如果游客鮑曙光拍攝的照片都是真的,那么,只要確定照片里面的動物到底是不是華南虎,就能夠解開所有謎團,給爭論劃上一個句號。為此,第五社區記者也專程邀請有名野保專家劉智勇,連夜趕往三清山,對三清山疑似華南虎照事件進行實地調察。
劉智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江西野保局退休專家,曾在1990年到1992年間,帶隊對江西華南虎及其棲息地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并在2008年對宜黃華南虎尋蹤中有重大發現。是我省研究華南虎的權威專家。
在到達三清山后,**天一早,劉智勇教授和記者首來到先三清山管委會,對安徽游客鮑曙光提供疑似華南虎照進行鑒別。經過仔細辨別,劉教授認為這幾張相片應該不存在偽造的嫌疑。
劉智勇教授:根據我的判斷,三張照片對比,他是不同角度出現的,因此他是活的東西,像周老虎拍的,一百張都是一個畫面,可以確定,它是一只**豹,不是華南虎
劉教授同時也表示,根據相片提供的線索,當然只能作為判斷是否是華南虎的一個重要依據,如果能夠對照片上野生動物活動的區域進行實地考察,那么,得出來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劉智勇教授:初步判斷,一個是大型貓科動物,究竟是虎還是豹,這個要到現場找到它留下的掛爪或者足跡,根據它留下的掛爪就可以判斷,是豹還是虎,一般豹的掌寬在十公分以上,豹是在八公分以下,這是有差距的
.jpg)
為了能夠掌握更**的證據,不顧七十多歲的高齡,劉智勇教授決定進入三清山,進行尋虎,記者也隨同劉智勇一起進山。
劉智勇教授:這就是野生動物,特別是大型貓科動物,在山脊上就喜歡走這樣的路,遇到路馬上變平了或者拐彎了,它就會留下一個掛爪,做個標記
掛爪,指的是像豹和虎這樣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它們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些痕跡來標記領地的范圍,它們會用爪子在地上或者樹上留下抓出的痕跡。一般來說,每經過500米左右,華南虎就會留下4到6個掛爪。華南虎的掛爪寬度一般都在10厘米以上。
.jpg)
劉智勇教授:掛爪就是一大把抓下去,拖住這個地表物,往后拖形成一個半球形的土堆子
而豹子的掛爪寬度則在8厘米以下,所以,只要找到動物的掛爪并且量出它的寬度,就能夠確定是虎還是豹了。一路上前進,一路尋找,除了時常出現在人們眼里的松鼠外,大家并沒有發現“掛爪”或其他的一些大型貓科動物的痕跡。而常年生活在山上的人說,他們并不覺得這一次被游客拍到的就是華南虎。
村民一:這里應該不是,一般它陡的地方它停不住的,這上面它停不住的,要餓死的,也是經過一下,就要下山,這上面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老虎
村民二:老虎沒有,狗熊是有的,野豬是有(在哪里呢,狗熊野豬)這里景區沒有,在邊上到外面去,沒有到景區,人多了它們就不走了
村民說,在這么高的地方,一般都很少有像麂子野豬這樣的獵物,因此,老虎也不可能大老遠地跑到這里,再加上,這里有很多游客,像老虎這樣的動物,一般就不可能在這里出現。而同時,由于距當時發現野生動物的痕跡已經過去將近20天,這也給尋找掛爪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幾經尋找,除了在路上不是出現的松鼠之外,大家并沒有發現“怪爪”或其他的一些痕跡,
劉智勇:一個地方要是有穩定的事物來源,有可以捕捉的野生動物,它可能待得比較長,十天半月,個把月,都有可能要是遇到認為騷擾,或者野生動物被它吃得差不多了,那它就換個地方
沒有發現動物留下的痕跡,再加上地處海拔1600米以上的郁松林景區,山陡路險,*終大家只能選擇下山。
劉智勇:現在只能根據照片來分析了,根據照片來看,尤其是正面來看,好像不是華南虎,因為華南虎額部有明顯的王字紋或者米字紋,而且眉部很白,它這個沒有明顯的眉斑,下頜也是白的,這也不明顯,老虎的面旁,有兩條黑色的環紋,這個基本上都看不見,額部只有一些斑點,經過分析,我個人的看法,屬于**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根據多年對華南虎的調查,劉智勇還覺得,照片上的野生動物雖然提醒也比較大,但是相對于成年華南虎除去尾巴還有兩米五到三米五的體長來說,相片里的動物根本不可能是華南虎。即使按照人們考慮可能是幼虎,在劉智勇看來也不可能。
劉智勇:幼虎它離不開母虎的,在我看起來,應該排除華南虎的可能,應該是一只成年的**豹,也不是云豹,更不是金貓,因為這兩種動物個體不是這樣的,
因此,綜合以上的因素,劉智勇可以肯定,照片里的應該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豹。
劉智勇:根據照片來分析,我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單位,我認為是**豹,不像華南虎,應該是這樣的,我個人認為就是一只雄性的成年的**豹,因為他它整個身體比較勻稱,頭比較大,雄性動物,雄虎雄豹頭都比較大,因為它頭邊有比較長的毛發,雌性的頭和身體比較起來比較偏小
雖然判斷是**豹而非華南虎,但是劉智勇一直相信華南虎并沒有滅絕。他告訴記者,在我省境內,存在著適宜野生華南虎生存的環境其中,地處武夷山脈與雩山山脈向撫河平原過渡地帶的江西宜黃境內,生長著水鹿、蘇門羚、野豬、麂子等多種野生動物,就是華南虎*理想的生存繁衍地帶之一。在1999年,宜黃農民袁洪華在夜晚捕蛇的時候變被虎攻擊身亡。在2008年密林虎蹤大型科考活動中,專家就在宜黃魚牙嶂大山里發現了華南虎的地掛等痕跡。并且,在兩年前,江西進賢發生了一起傷牛事件,在對當時的照片進行鑒別時,劉智勇懷疑當時咬傷水牛的就是野生華南虎。
劉智勇:根據我的分析,當時那個腳印有那么大,而且是攻擊水牛,根據這兩點分析,應該是華南虎狩獵
然而,隨著越來越久不曾傳出的野生華南虎額消息,劉智勇也越來越擔心華南虎的生存狀況,在他看來,目前我國的華南虎保護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地區亂捕亂獵的情況依然很嚴重。他告訴記者,在一些山區,幾乎每個山莊都有一到兩個的獵人,在冬天入山狩獵,
劉智勇:用套子,放夾子,現在槍式沒有了,但是這個東西的危害很大,它大量把這些偶蹄目動物像豹和虎的主要獵物捕掉了,再個虎豹,不管它多聰明,也有失足的時候,萬一踩上去了就沒有命了,夾到了以后,他們在山上就已經處理掉了,不會明目張膽,他知道這個犯法的,這樣*堪憂,獵人是鋌而走險的,真要夾到你要把它放走,這個可能性事很小很小的,一個夾到他很難接近
因此,在劉智勇看來,林業部門不但要對獵人講解野生動物的保護知識,不準獵人上山放夾子放毒藥,也應該加大對山區進去車輛的檢查力度,盡可能地預防一些不法分子將捕到的野生動物和制品輕易往外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