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旅店怎么管

      
                            時間:2010-11-04 02:53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如今,現代人“返璞歸真”,鄉村旅游漸成時尚。近年來,隨著陵川縣王莽嶺、鳳凰歡樂谷、武家灣等景區的不斷發展,當地農家旅店數量迅猛增加。由于農家旅店分布在各自然村,規模大小不均,設施參差不齊,缺少**投入,絕大多數不符合經營條件,給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如何管理,讓農家旅店發展壯大?旅游大縣陵川結合當地實際,形成了獨特的管理模式。

農家旅店“入會”系上**帶

鳳凰村位于陵川縣奪火鄉,全村191戶人家,風光秀麗,水資源豐富,有名的鳳凰歡樂谷景區就在該村。守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08年9月,村民瞅準了好時機,掀起了興辦農家旅店的熱潮,目前已發展到50余家。

農家旅店多是農民利用自家閑置房屋自發興辦,**設施不到位,絕大多數不符合旅館業經營條件,游客入住也很隨意,一定程度上給流動人口管理帶來了困難。如果按照符合條件就開、不符合條件就關的原則,大多數農家旅店將被拒之門外。

如何將農家旅店納入治安管理范圍,助推農民經濟發展?根據實情,降低準入門檻,變“各自為戰”為“整體運作”。陵川縣找到了符合當地實際的管理辦法。

今年5月,他們率先指導鳳凰村村委會建立了農家旅店管理協會,實行“分散經營、集中管理”。協會按照規定為旅店辦理特種行業、工商、衛生等證照,并將其納入旅館業信息管理系統。合格的農家旅店接收為會員,對不合格的協會要求整改,并跟蹤監管,嚴格驗收,使農家旅店走上了規范化的發展之路。

管理新模式“捆綁”+“托管”

有“太行**”之稱的王莽嶺景區和山水交融的馬圪當景區被譽為“避暑圣地”。游客慕名而來,而住農家院、吃農家飯也為觀光者增添了樂趣。

景區內農家旅店分布比較零散,王莽嶺腳下的4個行政村、27個自然村,村村都有農家旅店,而馬圪當景區農家旅店卻分布在十幾公里長的馬圪當河兩岸。在兩個景區約3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地分布著近百家農家旅店,這給當地治安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將規模較小的旅店捆綁在規模較大的旅店上,將分布太過零散的旅店托管給農村警務工作站管理。”探索中,陵川縣公安局局長王東平提出農家旅店管理的新思路。

針對分布狀況,治安管理部門實行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王莽嶺景區農家旅店成片分布,他們以村為單位實行“捆綁式”管理,將37家規模較小的農家旅店,捆綁在4家規模較大符合旅店業經營條件的農家旅店上,依托大旅店帶動小旅店。武家灣景區農家旅店戰線長、分布廣,鑒于這些村大都分布于偏遠山區,他們將古石、塽底、武家灣等村的40余家農家旅店“托管”到村委、村治保會和農村警務工作站,依靠他們實行治安管理。

“整合”樂了農家人

推行“協會式”“捆綁式”“托管式”三種管理模式,既節約了開辦者的資金投入,又整合了各種社會資源。

“按照旅館業管理規定,經營者必須辦理相關手續,具備電腦信息系統,這些少說也得投入約8000多元。而加入協會只需承擔100多元的會費,還對我們進行定期培訓,既方便又實惠。”經營農家旅店的張師傅見到記者高興地說。目前已有近百家農家旅店主動加入協會、實施“捆綁式”管理。

馬圪當鄉武家灣村緊鄰河南輝縣,河南游客很多。“以前我們總是提心吊膽,對游客身份不好分辨,現在好了,只需通過電話就能核實,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談到農家旅店的發展變化,武家灣村經營平湖山莊的崔學軍十分高興。

如今在陵川縣各景區,游客入住農家旅店,不僅能看到工商部門和公安機關統一制作的標牌,還能看到民警提示牌和警**系牌。“我每年夏天都要來錫崖溝小住幾天,看到這些規范的提示標牌,住得更放心了。”經常從河南鄭州前來錫崖溝游玩的李清說出了游客們的心里話。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