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質疑我國景區評定標準 熱議旅游低碳之路

      
 時間:2010-03-21 08:59:13 | 作者: | 來源:中新網

      “在評定5A級景區時,停車場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寬,這些都是硬性的標準,但是這些評定標準完全不適合生態型景區。”正在此間參加2010博鰲國際旅游論壇的京**外國語學院教授、三亞市政府**旅游顧問王興斌對中國現行的景區評定標準提出質疑,他說,“中國現有的景區評定標準、方式都需要改革!”
   王興斌說,包括優良旅游城市、旅游強縣等的評定中,有多少游客接待量、營業收入有多少等都是硬性標準,這樣的“指標導向”追求的是發展速度、發展規模,而不是綜合效益。
  “這是用傳統的工業化的標準來衡量后工業化時代追求個性的旅游業的發展。”國家旅游局旅游信息庫規劃專家、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直言,大一統式的衡量標準不科學。
  專家們表示,在低碳經濟漸成共識的當下,節能減排等環保指標應該成為景區評定的硬性指標。低碳旅游經濟的核心要素是綠色、環保、生態等,中國景區建設需要轉變固有的粗放的經營發展模式,必須以維護景區的生態環境為根本。
  王興斌說,維護景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就必須盡量少一些人為的開發建設,盡量少占用原生態的資源。“有必要對進入生態景區的游客量進行限制,盡量減少對生態景區的人為干擾。”但王興斌同時表示,不贊成景區通過抬高門票的方式來限制人數,并稱這一方式并無實際效果,建議采取國際流行的總量控制的方式予以限制。“景區門票與人均收入相比,中國景區的門票是世界上*貴的。”他說。
“減少游客量,勢必會減少景區當下的經濟收入,當景區所在城市領導要求景區為地方GDP增加作出貢獻時,景區負責人怎么辦呢?”有專家表示,保護好景區生態環境已成為業界的共識,但是很多景區卻不得不將創收放在**位,有時甚至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利益。
專家們呼吁,對景區的評定衡量中,經濟GDP至上的理念必須要改,中國需要盡快建立起“生態GDP”體系,將維護景區生態環境作為首要標準。“我很高興看到上海不再以對GDP的貢獻率來衡量景區或旅游部門的工作。”王興斌說。
  “經濟GDP應該要讓位于生態GDP、文化GDP!”王衍用說,旅游產業的發展應該大力倡導低碳經濟,樹立低碳旅游的理念,按照低碳的要求提供旅游產品,倡導游客選擇低碳旅游度假方式,注重發展太陽能等低碳產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鋒認為,旅游業是朝陽產業,更應是倡導低碳效應的先鋒產業。以發展旅游見長的海南正在著力建設“國際旅游島”,在打造低碳旅游方面大有可為,海南可在發展低碳旅游經濟方面起到**和示范的作用。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