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掛牌保護傳統村落

      

來源:南國早報

南國早南寧訊(記者徐慶成通訊員寧國用)自治區住建廳、文化廳、財政廳近日出臺《加強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今后,廣西將掛牌保護發展傳統村落。對重要而又閑置的歷史建筑,我區將探索政府回購、社會認領保護等多渠道保護方式,讓傳統村落真正成為廣西傳承優良民族文化、記住鄉愁的重要載體。

目前,全區列入廣西傳統村落208個、中國傳統村落89個。已公布的中國傳統村落和廣西傳統村落,將由縣級住建、文化、財政部門負責在村口和保護對象的顯要處按照統一的標識牌掛牌保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要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作出標志說明,進行掛牌。

自治區住建廳村鎮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仍有大量村落未被發掘,瀕臨嚴重破壞。為了挖掘和保護傳統村落,今后,除了各縣城建、文化和財政部門,社會各界人士也可以通過公共郵箱(gxctcl@163.com),向自治區住建廳村鎮處推薦。各地推薦的傳統村落,經由自治區住建、文化、財政三部門組織專家審定后,將以名錄方式向社會公布。

據介紹,除了保護之外,對具有生態農業觀光價值、科學考察價值、生活體驗價值的傳統村落,今后我區還將鼓勵適度開發利用。不過在開發利用中,嚴禁破壞村落的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嚴禁隨意濫用和過度開發。尤其對文物古跡、歷史環境要素、傳統建筑等,禁止體驗式開發利用。

同時,被認定的傳統村落,不能隨便建新房。傳統村落內的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和其他傳統建筑,確實需要進行保護性修繕,必須委托有相應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而且施工方案要報批后才能開工。

今后,自治區住建、文化、財政三部門將從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中指定駐村專家,為中國傳統村落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廣西傳統村落的駐村專家由縣級住建、文化、財政部門指定。對重要而閑置的歷史建筑,要探索政府回購、社會認領保護等多渠道保護方式,保護發展傳統村落。今后在傳統村落,各地可利用閑置傳統村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但不能在傳統村落內破壞傳統格局、歷史風貌等,未經許可的各類違章建筑應予拆除。對遭破壞嚴重的傳統村落,我區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嚴重者取消傳統村落稱號。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