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州日報
核心提示
申遺成功后的大運河文化遺產將如何進行保護?昨天,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辦法》。據悉,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實行專家咨詢制度,除防洪、航道疏浚、水工設施維護、輸水河道工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規劃(2010—2030)》劃定的保護范圍內進行破壞大運河遺產本體的工程建設。
1大運河遺產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大運河遺產包括大運河揚州段的水利工程遺存,各類伴生歷史遺存、歷史街區、歷史村鎮,各類相關的環境景觀。大運河遺產保護實行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分段管理,堅持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原則。
《辦法》指出,市、大運河沿線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并將大運河遺產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市文物主管部門(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和大運河沿線縣(市、區)文物主管部門是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工作機構,負責協調、指導各職能部門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大運河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市國土、環保、交通、水利、建設、規劃、旅游、園林、文廣新等部門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同時,大運河各遺產點權屬(管理)部門是各遺產點保護的責任部門。”昨天,市法制辦負責人表示。
2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實行專家咨詢制度
《辦法》指出,市文物主管部門(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在審批有關建設工程、決定其他重大事項時,應組織專家咨詢論證。
市、大運河沿線縣(市、區)文物主管部門對已調查登記的、屬于大運河遺產的不可移動文物,應當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后,依法予以認定,并根據大運河遺產具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由同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并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市法制辦負責人介紹,這實際上明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的專家咨詢制度和協調會議制度等。
3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鉆探、挖掘等作業
《辦法》指出,除防洪、航道疏浚、水工設施維護、輸水河道工程外,不得在《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規劃(2010—2030)》劃定的保護范圍內進行破壞大運河遺產本體的工程建設。在大運河遺產涉及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
將大運河遺產所在地辟為參觀游覽區,應當保障公眾和大運河遺產的**。在參觀游覽區內設置服務項目,應當符合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規劃的要求。
大運河沿線縣(市、區)文物主管部門應建立大運河遺產所在地標識系統,并向公眾提供真實、完整的大運河遺產信息。同時,應建立轄區內大運河遺產保護檔案資料和監測預警系統。
延伸閱讀
打響“運河牌”,推進旅游國際化
昨天,與會人士指出,大運河申遺成功后,揚州作為牽頭城市,要在遺產保護、開發利用上多多努力,進一步提升揚州運河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要將運河遺產點保護與旅游推廣結合起來,讓游客看到并參與揚州運河保護。
有關運河旅游開發,市旅游部門表示,近年來,我市已經開通了城區古運河水上游線路、瘦西湖—古運河水上游線路,恢復或推出了盧氏鹽商古宅、南門遺址廣場、馬可·波羅紀念館、吳道臺宅第等一批旅游景點。下一步,一些構想正在醞釀中,比如:建設世界運河博物館、打造運河主題演藝節目、開通運河水上旅游巴士、開發“空中看運河”項目、建設運河人家民居客棧……
“打響了‘運河牌’,也就打響了揚州旅游國際化的品牌。”市旅游局副局長王明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