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牧青:從觀光到休閑,“畫風”突變

      


規劃·融資·推廣 旅思馬記 昨天
摘要

我們常說風景如畫,但從觀光到休閑、到度假,旅游核心吸引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演變——我戲謔地稱之為“畫風”突變。記不清是誰曾寫過一首詩,倒是十分契合休閑度假旅游所關注的“風景”:人生是種自旅我歲只之帶眼,看看風景,聽聽鳥鳴。人生是種自旅我歲只之帶眼,聞聞花香,吹吹來如風。人生是種自旅我歲只之帶眼,望望夕陽,向這向這星星。

對于休閑度假旅游,過去的景觀表現形式已顯得過于單一和狹窄,而當下風景,應是包含景觀在內,并蘊含文化、延伸業態的三重核心吸引力的大自然、大文化。體現在旅游產品上,就是“風景”的內涵和外延問題,也是觀光與體驗問題。


我們習慣上所指的“風景”,通常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此,無論是過去幾千年達官貴族的“旅行”,還是改革開放40年來平民百姓的“旅游”,都是永恒不變的。觀光是旅游的一項基本內容,其較核心觀光物當然是風景。

但在當下觀光與休閑共存的旅游大背景下,“風景”的內涵、具象與外延似乎發生了改變,這是因為休閑旅游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觀光和觀賞,而是增加了體驗的功能。

可以說,從觀光到休閑、到度假,旅游核心吸引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演變——我戲謔地稱之為“畫風”突變。其過去的景觀表現形式已經過于單一和狹窄,而應是包含景觀在內的景觀、文化、業態三重核心吸引力。體現在旅游產品上,就是“風景”的內涵和外延問題,也是觀光與體驗問題。

這不是咬文爵字玩概念,弄清楚“風景”的本質很重要,因其涉及旅游市場需求、資源開發以及產品業態設計等較根本的問題,這對于鄉村旅游和旅游小鎮的規劃開發尤為重要。



 一 

“風景”的內涵與本質

“風景”一詞,較早見于《世說新語》。《過江諸人》一文中寫道:“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此處風景,蓋指風光、景色。后來的李白、王維、崔顥、杜甫、白居易、杜牧、蘇軾、張繼,以及更早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等,都是追逐風景的旅行達人。

對于“風景”一詞,我們不妨拆開來講:“風”與“景”原是兩種自然現象。《說文解字》說:景,光也,“景”的本義是日光,后才逐漸引申為景色、景致。后又泛指環境的風光,如風色、風致等。“風”原指空氣流動的現象,后來泛指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風物”則是介于“景”與“風”之間的某地特有的物象。由此推論,風景在其原始意義上,早已被賦予了自然和人文兩個層面的內容。

“風”從自然現象引申為文化現象,應該說與《詩經》有關聯。錢鐘書認為:“風”為“詩”之體,在于土風和風謠。土風和風謠中的“風”已經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指向,詩的教化功能則是通過“風”對情感的藝術表達而實現的。這就是說,隨著文字含義的演變,“風”越來越多地融入了���人”的因素,在個體表現為情感,在群體則表現為文化;而“景”卻始終承擔了人的相對物——環境的含義。現在看來,這種含義更為寬泛。可以說,風景,實質上是在一定條件下,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現象所構成的足以引起人們審美與欣賞的景象。

有一種說法,指出了構成風景的三類基本要素:一指景物,這是風景構成的客觀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獨立欣賞價值的風景素材的個體,包括山、水、植物、動物、空氣、光、建筑以及諸如雕塑碑刻、勝跡遺址等風景素材;二指景感,是風景構成的活躍因素和主觀反映,是人對景物的體察、鑒別和感受能力。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聯想、心理,等等;三指條件,這是風景構成的制約因素、原因手段,是賞景主體與風景客體所構成的特殊關系,包括個人、時間、地點、文化、科技、經濟、社會等各種條件。

這種說法文縐縐的,有點教科書的呆板,又像是攝影專業術語,看上去晦澀不堪,但起碼道出了風景的大體內涵。

按照這種說法,景物也包括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兩個層面的意思,景感就強調了人的感受;條件則指通過一定手段強化人的感受,如正在興起的3D、VR/AR,或許還有微觀表現手段,等等。

在很多新聞報道中,有一種用濫了的句式,那就是“……成為……的風景線”,其中的風景不僅指供人們觀賞和游覽的風光,更多的是比喻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如:風靡成都的冷鍋魚及香辣系列都是采用天然材料提取,經獨特配方精心烹制而成,爽口爽心、清香細嫩、回味無窮,為新川菜文化打造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由此可見,“風景”有兩個永恒的要素,即自然和人,二者缺一不可。古代旅行是,過去觀光是,當下休閑旅游時代更是。

由此可見,“風景”是人和自然之間互動關系的顯現,不是冷冰冰的“自然”或“環境”,而是活生生的人和自然的復合體。“風景”中人的因素,在個體為情感或藝術,在群體為文化或精神。



 二 

“風景”的外延與體驗

基于以上認識,我從現代休閑旅游的角度,可以將風景分解為“五風”,即:風光、風物、風俗、風情和風味。按照大家用濫了的說法,這些都可以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風光

對于風光,應該是純自然的,就是自然風光、風景、景物。張家界以自然風光見長,由于開發較晚,人文浸潤還不是太深;黃山開發較早,但與泰山相比還是較淺薄了一些,所以,張家界、黃山應是以自然觀光為主要吸引物的景區。

唐元稹《寄樂天》有詩句:“莫嗟虛老海壖西,天下風光數會稽”。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有“北國風光,千里冰封”。這里當然指的是“風光”。

2、風物

對于風物、風俗、風情和風味,則無不浸潤了人的活動。我們不妨反過來理解為一種“風”或文化現象,那就是物風、俗風、情風和味風。

對于風物,指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但更多的是代表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如杭州的織錦﹑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陶器﹑紹興的黃酒﹑三清山山茶油﹑汕頭的抽紗等。

“風物”一詞,在陶潛《游斜川》詩序提及,曰:“天氣澄和,風物閑美。”張升《離亭燕》有詞:“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清代錢謙益在《南征吟小引》中描述了在旅行中廣采風物之舉:“睢陽袁伯應,以名臣子之牽絲郎署,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散華落藻,輶軒問俗,戎車出塞,山水登臨,友朋談燕,攬采風物,伸寫情性。”

3、風俗

說到“輶軒問俗”,就不得不提周代的輶軒使和采風觀政。此處的“俗”即指風俗,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并沿襲下來的行為模式或規范。

對于風俗,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較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此作為重要參照,并由史官載入史冊,為后世的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經驗。

所謂輶軒使和采風觀政,是周天子的發明。為防止諸侯自專一國,阻遏王命,每十二年都要親自出外巡守。周穆王西游大概如此,因此還演繹出了八駿圖,以及與西王母的神話故事。因為“采風觀政”,故而代語歌謠,以觀政績,于是產生了《詩經》。

在周代,東方的“夷”人,居處地氣濕熱,披發文身,有的甚至不吃熟食;南方的“蠻”人,也因地氣燥熱,剪發裸體,雕額文身,也有不吃熟食的;西方的“戎”人,因地氣寒冷,不產絲麻,也少五谷,所以披發衣裘,多用肉食;北方的“狄”人,地處寒冷,少五谷而多鳥獸,所以身著羽毛,多用肉食。他們與居住九州的華夏族人嗜欲不同,語言不通,禮俗各異。

即使現在,也存在“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問題,而風俗恰恰是現代人旅游的一個重要訴求點,風俗往往是旅游者較喜聞樂見并樂意去體驗的,其中較集中性、風俗化的體現便是節日。

節日作為風俗的重要集聚點,富含許多千奇百怪的風俗。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其中大多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4、風情

風情,指風土人情。表現在地域性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上,也表現在獨特的建筑、服飾上。風情有高雅、意趣之意,古代有些風騷詩人較推崇“風情”二字:唐后主李煜有《柳枝》詞:“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宋•柳永《雨霖鈴》有詞:“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風情還指男女戀愛之情懷,有些愛情傳說和傳奇對于大眾旅游市場具有永遠的誘惑力和吸引力。

大凡風情的東西對于外來旅游者是較具誘惑力的,外國人到中國,發達地區人到落后封閉地區,城里人到鄉下,內地人到少數民族居住區,等等。

5、風味

對于風味,我們可以特指地域性特色風味小吃,或者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總之要有獨特的風格、特征與趣味、味道。清方文《偶過玉海小飲》有詩:“火燒玉露色香減,蜜浸人蓡風味嘉。”指的就是風味。

近幾年很火的陜西袁家村是以特色小吃風味而出名的,這說明特色小吃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在現代交通發達、自駕車普及、物質豐富的生活條件下,有的可能不惜奔波千里、花費幾個小時趕往某地,為的就是嘗一口獨具風味的小吃。

風景之“五風”,原本是觀光旅游的內在元素,但隨著近幾年休閑旅游的興起,對于風物、風俗、風情和風味,由于其豐富的內容和外延,以及無限的體驗性、延展性、商品性特點和良好的互動化、情境化、沉浸化參與形式,已成為當下旅游產品和業態的重要設計內容,以后會更風尚、風靡、更風行。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4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