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公園:爭創國家5A景區

      

來源:合肥樂居網


“包公故里”是合肥市的一張文化名片,包公園則是*好的呈現之一。如今已是4A級國家景區的包公園正在爭創5A,計劃于今年完成相關規劃和方案編制工作,2018年完成景區提升工作,力爭2019年創建成功。

向世人展示包公人格魅力

包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蕪湖路72號,始建于北宋嘉祐七年(1063年),為紀念北宋有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整個包公園被環城南路、馬鞍山路、蕪湖路、徽州大道合圍,占地34.5公頃,水域面積15公頃,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包公園從“歷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等視角,向世人展示包公愛民如子、清正廉潔、執法不阿、不畏權貴、鐵面無私的人格魅力。

為進一步推動包公文化的傳播,更好地展示包公家鄉的形象,自2006年起,包公園連續九年于國慶節期間舉辦合肥包公文化節。

清風閣聲像館運用先進科技

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包公園里長年游客絡繹不絕。尤其在夜間,靠近蕪湖路上的清風閣更是成為一大亮點。清風閣,占地2.2公頃,其中主體建筑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從閣頂可俯瞰合肥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園的秀麗景色。

早在2014年10月,清風閣閉館升級改造,2015年7月,改造完成。改造后的清風閣一改過去的沉悶,不僅增加了更多和包公有關的展示內容,而且由于大量采用了聲光電和體感設備,展區也變得更加互動和好玩起來。

清風閣定位于“文化包公”,以高水準的壁畫鋪陳和雕刻等藝術表現形式突出戲曲包公的主題。聲像館采用先進的科技和工藝手段,**生動地詮釋包公文化和包公傳奇故事。

榮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

包公園,1981年被公布為**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0年被中央紀委命名為首批國內廉政教育基地。

2017年,包公園榮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2017年4月,合肥市包公園被**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準為新設的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成為繼劉銘傳故居后,合肥市**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如今,包公園成為兩岸交流的新窗口,兩地親情的新橋梁,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力爭2019年創成國家5A級景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包河區一直積極推進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計劃于今年完成包公園創5A的相關規劃和方案編制工作,2018年完成景區提升工作,力爭2019年創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與此同時,包河還將完善景區的旅游服務功能,進一步提高景區文化層次和環境品質,尤其是在夜景的打造上。

據悉,包公園將從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面,兼顧濱水岸線及園路、院內建筑構筑物、外部城市高層建筑物多個層次,以不同的照明方式,構筑一幅烘托生態基底、映射徽園文化、彰顯健康生活的水墨夜景圖。

值得期待的是,包公園還將打造一條以“包公故語、玉帶星河、噴泉燈光秀、浮光掠影、荷花映月”五個系列主題燈光夜游路線。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