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區縣旅游路在何方?

      
                                                 來源:三江都市報
[摘要]近幾年來,除了峨眉山和樂山大佛景區外,樂山各區縣的旅游經濟也在不斷增長。不過,在區縣旅游綜合收入上漲的背后,依然存在著知名度不高、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景區接待能力不足等系列問題……
 

近幾年來,除了峨眉山和樂山大佛景區外,樂山各區縣的旅游經濟也在不斷增長。不過,在區縣旅游綜合收入上漲的背后,依然存在著知名度不高、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景區接待能力不足等系列問題……

現狀

區縣旅游資源豐富但欠開發知名度不高

“除了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外,您知道樂山其它區縣的休閑旅游景點嗎?”記者在樂山、峨眉山景區進行了一次隨機詢問。“知道犍為嘉陽小火車,不過沒有去過,以后有機會想去看看。”來自成都的游客何女士表示,他們一家經常在周末自駕到周邊游玩,由于交通很方便,所以很愿意往樂山跑。而來自西安的27歲游客吳圣陶則告訴記者:“我不太清楚樂山區縣的旅游景點,不過挺有興趣的。”

接受隨機詢問的30位游客里,只有6人表示知道樂山的區縣旅游景點,且這6人都為省內游客。其中,有5人只知道位于犍為的嘉陽小火車,不清楚其它景點。而來自成都的24歲游客余娟,更是將柳江古鎮誤當作了樂山區縣的景點。

記者注意到,在接受詢問的游客里,不少像吳圣陶一樣游客表示,雖然自己不知道樂山的區縣有哪些景點,但有興趣;而來自河南、遼寧、北京等稍遠地區的外地游客,則大多對區縣的旅游景點興趣不大。來自北京的郭蕓就很直接地告訴記者,她來樂山就只想看大佛和峨眉山,“挺遠跑一趟,時間也沒那么多,要看肯定就只是看*出名的。”

雖然隨機詢問的人數有限,但也能感受到,樂山的區縣旅游景點在游客、尤其是外省游客之間的知名度還不高。那么,過去一年,樂山各區縣旅游情況又是怎樣呢?

根據樂山市旅游局提供的數據,2013年,樂山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2994.89萬人次,其中,市中區813.33萬人次,峨眉山768.97萬人次,犍為縣351.23萬人次,其余區縣都未上300萬人次。而在旅游綜合收入方面,市中區為115.85億元,峨眉山市105.24億元,其余區縣里,只有犍為縣和五通橋區達到了20億元。

“樂山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很多區縣景點開發都不夠,缺少配套的建設,客人去了沒地方吃,也沒地方住。”市旅游局相關科室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來樂山旅游的團隊游客,其主流安排都是兩天一夜,沒有區縣行程。由于缺少市場,各旅行社也很少有專門的區縣游旅行團,“以前市旅游局也計劃過,想推出區縣景點的旅游直達車,但是推不起來。”該負責人說。

經驗

旅游綜合收入三年翻一番 “犍為”模式能否帶來啟發?

雖然與市中區、峨眉山市有著明顯差距,但記者注意到,在過去一年里,其余9個區縣的旅游綜合收入增長率都達到20%,處于明顯上升階段。其中,犍為縣的增長率更是達到28.6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3億元。犍為縣旅游局局長彭樹懷告訴記者,“這一數據,直到2011年都還停留在10億元。”

3年時間,旅游綜合收入翻了一番,這其中的發展變化,還得從嘉陽小火車提起。

作為目前世界上**正常運行的客運窄軌蒸汽火車,嘉陽小火車于1959年通車,經過2004年的停運危機后,從簡單的運輸工具演變成一個旅游景點,成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小火車為龍頭,犍為縣嘉陽國家礦山公園串起礦山博物館、芭溝工業古鎮、井下博物館等景點,開始吸引大量游客。“為了方便游客,公司還聯系開通了成都直達三井的旅游專線客車。”嘉陽集團旅游開發公司副經理張祥告訴記者,雖然這班客車曾因客源不夠進行調整,但一直堅持保留,“要讓游客能直接坐到景區。”

“小火車沒有旅游遮蔽性,這在推廣上有著極大的優勢。”犍為縣旅游局市場開發股股長李鴻猷告訴記者,通過小火車打響名氣,犍為開始強勢打造旅游產業,并于2007年成立專門的���化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而“百年火車、千年廟鎮、萬年湖泊、億年桫欏”,也成為犍為文旅資源的真實寫照和推廣口號。

2011年,一場聲勢浩大的“古犍之旅”文化旅游節,將犍為旅游嶄新形象強勢推出;2013年,犍為成功邀請到四川省報紙副刊研究會召開2013年年會暨2012年度四川省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評選會,開展“百名記者走基層看犍為”活動……按照“文旅成就犍為”的發展思路,犍為不斷整合旅游資源,加快旅游項目的推進,改善旅游交通條件,加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旅游標識標牌建設;同時走出樂山,與成渝地區100余家旅行社簽訂旅游合作協議,降低門檻主動吸引韓國游客,“總之先炒人氣,將市場打開”,彭樹懷說。

幾年的發展,犍為已成為樂山旅游“第三極”,而今年,犍為縣還將完成嘉陽·桫欏湖國家4A景區、桫欏湖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省級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的創建工作,啟動羅城古鎮國家4A景區的創建工作。同時,一批重點項目工程、主要道路和旅游快速通道的打造也正在加快推進……

思考

配套接待能力亟待提升 區縣旅游景點可否“組團”發力

“我們的目標,是將犍為打造成‘西南地區新旅游目的地’。”彭樹懷告訴記者,如今旅游在樂山處于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發展區縣旅游,將對增加樂山旅游看點、增長旅游鏈條起到重要作用,在與樂山大佛、峨眉山兩大景區的互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對整個樂山的旅游起到極大的支持、協助作用。

整合資源、全力打造,“犍為模式”給我們帶來啟發,但是,要真正推動區縣旅游發展,更需要從觀念上進行根本改變。

“以馬邊大風頂和湖南張家界做比較,二者是同一批被列為***自然保護區的,張家界以前也交通不便,但強力打造后享譽國內外,而大風頂的旅游資源還沒開發。”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顧問陳興中教授指出,從張家界的例子看出,要發展旅游,首先就要改變各區縣在觀念和認識上的重視程度,“像抓工業一樣抓旅游”。

“旅游是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還能促進和帶動其他產業。樂山許多區縣都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完全值得去打造和推廣。”陳興中說,各區縣交通區位情況、富含旅游資源程度本身有差異,加上各地對于旅游的重視程度不同,便導致了如今各區縣的旅游發展情況不同。從策略上講,各區縣應該以縣城為中心依托,將周邊景點聯結起來形成景區,構成旅游商品對外銷售。

“例如犍為,就是將嘉陽小火車、桫欏湖、清溪**香都等串起來,打造了一條旅游環線。”陳興中說,將景點串聯起來后,需要根據景區情況和主題進行相應建設,按照“吃、住、行、游、購、娛”的六要素進行合理布局,“資金不夠時,以開放的態度引資開發。”陳興中說。

旅游景點“組團”,陳興中提出了多種可能性:如將峨眉山、市中區與沙灣、五通橋、夾江組團,通過途中的蘇稽、大渡河濕地公園等進行聯結;將犍為與周邊區縣組團,整合犍為與沐川竹海、五通小西湖等的旅游資源;將沐川與馬邊組團,主推丹霞地貌、黃丹溶洞、大風頂;將金口河與峨邊組團,主推金口河大峽谷、黑竹溝森林公園、小涼山彝族風情……

“即將到來的旅博會,將形成一個大開放、大融合的格局,樂山各區縣也會展示出自己的旅游產品,這種產品的大交融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契機。”陳興中說。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