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除了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景区外,乐山各区县的旅游经济也在不断增长。不过,在区县旅游综合收入上涨的背后,依然存在着知名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景区接待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
现状
区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欠开发知名度不高
“除了乐山大佛、峨眉山之外,您知道乐山其它区县的休闲旅游景点吗?”记者在乐山、峨眉山景区进行了一次随机询问。“知道犍为嘉阳小火车,不过没有去过,以后有机会想去看看。”来自成都的游客何女士表示,他们一家经常在周末自驾到周边游玩,由于交通很方便,所以很愿意往乐山跑。而来自西安的27岁游客吴圣陶则告诉记者:“我不太清楚乐山区县的旅游景点,不过挺有兴趣的。”
接受随机询问的30位游客里,只有6人表示知道乐山的区县旅游景点,且这6人都为省内游客。其中,有5人只知道位于犍为的嘉阳小火车,不清楚其它景点。而来自成都的24岁游客余娟,更是将柳江古镇误当作了乐山区县的景点。
记者注意到,在接受询问的游客里,不少像吴圣陶一样游客表示,虽然自己不知道乐山的区县有哪些景点,但有兴趣;而来自河南、辽宁、北京等稍远地区的外地游客,则大多对区县的旅游景点兴趣不大。来自北京的郭芸就很直接地告诉记者,她来乐山就只想看大佛和峨眉山,“挺远跑一趟,时间也没那么多,要看肯定就只是看*出名的。”
虽然随机询问的人数有限,但也能感受到,乐山的区县旅游景点在游客、尤其是外省游客之间的知名度还不高。那么,过去一年,乐山各区县旅游情况又是怎样呢?
根据乐山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13年,乐山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994.89万人次,其中,市中区813.33万人次,峨眉山768.97万人次,犍为县351.23万人次,其余区县都未上300万人次。而在旅游综合收入方面,市中区为115.85亿元,峨眉山市105.24亿元,其余区县里,只有犍为县和五通桥区达到了20亿元。
“乐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很多区县景点开发都不够,缺少配套的建设,客人去了没地方吃,也没地方住。”市旅游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来乐山旅游的团队游客,其主流安排都是两天一夜,没有区县行程。由于缺少市场,各旅行社也很少有专门的区县游旅行团,“以前市旅游局也计划过,想推出区县景点的旅游直达车,但是推不起来。”该负责人说。
经验
旅游综合收入三年翻一番 “犍为”模式能否带来启发?
虽然与市中区、峨眉山市有着明显差距,但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一年里,其余9个区县的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都达到20%,处于明显上升阶段。其中,犍为县的增长率更是达到28.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3亿元。犍为县旅游局局长彭树怀告诉记者,“这一数据,直到2011年都还停留在10亿元。”
3年时间,旅游综合收入翻了一番,这其中的发展变化,还得从嘉阳小火车提起。
作为目前世界上**正常运行的客运窄轨蒸汽火车,嘉阳小火车于1959年通车,经过2004年的停运危机后,从简单的运输工具演变成一个旅游景点,成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小火车为龙头,犍为县嘉阳国家矿山公园串起矿山博物馆、芭沟工业古镇、井下博物馆等景点,开始吸引大量游客。“为了方便游客,公司还联系开通了成都直达三井的旅游专线客车。”嘉阳集团旅游开发公司副经理张祥告诉记者,虽然这班客车曾因客源不够进行调整,但一直坚持保留,“要让游客能直接坐到景区。”
“小火车没有旅游遮蔽性,这在推广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犍为县旅游局市场开发股股长李鸿猷告诉记者,通过小火车打响名气,犍为开始强势打造旅游产业,并于2007年成立专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而“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也成为犍为文旅资源的真实写照和推广口号。
2011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古犍之旅”文化旅游节,将犍为旅游崭新形象强势推出;2013年,犍为成功邀请到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召开2013年年会暨2012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评选会,开展“百名记者走基层看犍为”活动……按照“文旅成就犍为”的发展思路,犍为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项目的推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同时走出乐山,与成渝地区100余家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降低门槛主动吸引韩国游客,“总之先炒人气,将市场打开”,彭树怀说。
几年的发展,犍为已成为乐山旅游“第三极”,而今年,犍为县还将完成嘉阳·桫椤湖国家4A景区、桫椤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启动罗城古镇国家4A景区的创建工作。同时,一批重点项目工程、主要道路和旅游快速通道的打造也正在加快推进……
思考
配套接待能力亟待提升 区县旅游景点可否“组团”发力
“我们的目标,是将犍为打造成‘西南地区新旅游目的地’。”彭树怀告诉记者,如今旅游在乐山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展区县旅游,将对增加乐山旅游看点、增长旅游链条起到重要作用,在与乐山大佛、峨眉山两大景区的互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整个乐山的旅游起到极大的支持、协助作用。
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犍为模式”给我们带来启发,但是,要真正推动区县旅游发展,更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根本改变。
“以马边大风顶和湖南张家界做比较,二者是同一批被列为***自然保护区的,张家界以前也交通不便,但强力打造后享誉国内外,而大风顶的旅游资源还没开发。”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陈兴中教授指出,从张家界的例子看出,要发展旅游,首先就要改变各区县在观念和认识上的重视程度,“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
“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还能促进和带动其他产业。乐山许多区县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值得去打造和推广。”陈兴中说,各区县交通区位情况、富含旅游资源程度本身有差异,加上各地对于旅游的重视程度不同,便导致了如今各区县的旅游发展情况不同。从策略上讲,各区县应该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将周边景点联结起来形成景区,构成旅游商品对外销售。
“例如犍为,就是将嘉阳小火车、桫椤湖、清溪**香都等串起来,打造了一条旅游环线。”陈兴中说,将景点串联起来后,需要根据景区情况和主题进行相应建设,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进行合理布局,“资金不够时,以开放的态度引资开发。”陈兴中说。
旅游景点“组团”,陈兴中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如将峨眉山、市中区与沙湾、五通桥、夹江组团,通过途中的苏稽、大渡河湿地公园等进行联结;将犍为与周边区县组团,整合犍为与沐川竹海、五通小西湖等的旅游资源;将沐川与马边组团,主推丹霞地貌、黄丹溶洞、大风顶;将金口河与峨边组团,主推金口河大峡谷、黑竹沟森林公园、小凉山彝族风情……
“即将到来的旅博会,将形成一个大开放、大融合的格局,乐山各区县也会展示出自己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的大交融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契机。”陈兴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