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8市普查“開挖”大運河文化 旅游規劃明年完成

      
                                             來源:現代快報

  昨天,江蘇省政府召開全省旅游工作會議,會議圍繞**構建暢游江蘇旅游體系展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針對江蘇境內全長690公里的京杭大運河,江蘇省旅游局正在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明年6月前將完成初稿。此外,會上還提到要完善旅游交通標識。

  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娟

  大運河江蘇段發展規劃明年完成初稿

  江蘇境內大運河全長約690公里,自北向南流經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8市;全省有7個遺產區、6條河道、22處歷史遺存列入運河世界遺產名單,遺產點數量約占大運河全線的40%。

  據悉,江蘇省旅游局組織起草了《大運河江蘇段旅游發展規劃建議》(以下簡稱《大運河規劃建議》)。江蘇省副省長傅自應在講話稿中提到,大運河的發展規劃,由江蘇省旅游局和發改委要聯合牽頭,會同沿線各市和財政、國土資源、環保、交通、水利、文化等相關部門成立省運河旅游規劃編制工作小組,發揮省級層面指導、協調作用,結合“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和“十三五”規劃,盡早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明年6月底前,完成初稿。

  “開挖”8市運河文化,揚州是代表

  傅自應要求,在大運河的發展規劃中,要深入挖掘文化,彰顯大運河江蘇段的獨特性、稀有性、文脈性,把運河旅游開發與地域文化挖掘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相鄰區(水)域適當范圍應納入整體規劃,水域(船舶)要與沿岸景觀帶協調一致、融為一體。

  據江蘇省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運河文化內涵,各市有各市的特點。其中,數揚州*有特色。因為揚州是整個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并歷時10年。他還介紹說,揚州是世界上*早的,也是中國**的與古運河同齡的“運河城”。到唐代,南北大運河的航運開始興盛,揚州成為四方商賈云集的寶地。而揚州城址的變遷也與運河開發密切相關。值得一提的是,揚州*有名的瘦西湖景區,除了具有5A級旅游景區的頭銜外,瘦西湖和大運河在水脈上是相通的。

  此外,淮安古運河的展示長廊,常州的運河5號創意園,無錫的清名橋休閑街區,蘇州的山塘街等,都具有獨特的運河文化內涵。

  利用半年時間,專項整治旅游交通標識

  對于旅游景區標識問題,每年節假日期間,旅游部門總能接到游客投訴,例如標識不清、設置不合理等。這一問題在昨天的全省旅游工作大會上,有了落實方案。江蘇省旅游局組織起草了《全省旅游交通標志優化提升建議》,從今年10月起,將利用半年的時間,開展全省旅游交通標志的專項整治行動。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