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技艺展演
“面具阳戏”技艺展演
华龙网10月22日6时讯(通讯员 邱洪斌)“我们是**次看到苗绣和面具阳戏,经纬交织和一招一式之间,让我们对酉阳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和源远流长的土家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酉阳之行也有了文化的滋润和熏陶。”近日,酉阳县酉州古城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土家摆手堂景点,“苗绣坊”和铜鼓乡清泉村哨尉“阳戏”班子的非遗传承人,为游人展演的非遗项目“面具阳戏”、“酉州苗绣”技艺,引来无数游人的驻足观看和交口称赞。
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酉阳为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桃花源、阿蓬江大峡谷、酉水河等热点景区,通过“传承活动常态化、传承规模产业化、非遗项目节目化”系列举措,注入“酉阳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等“非遗”基因和民族文化血液,构建传承非遗,吸引游客,拓展市场,提升品质,做大产业的文化核心和灵魂。酉州古城景区获评 “酉阳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酉州苗绣成功申报为国家有名商标。桃花源景区用非遗项目编排打造的“品土家婚俗、唱酉阳民歌、赏面具阳戏、吼薅草锣鼓”旅游文化节目,备受游客青睐和市场推崇。具有千年历史的“丑戏”、“哭嫁”、“踩铁铧”等地方小戏种和民间绝技也常态化在龚滩古镇景区展演。
据酉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在旅游景区的落地生根,推进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构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载体,**了传承保护的方式,又打造了酉阳*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文化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