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延生:对赵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0-11-12 09:09:56 来源:新华网 房延生


      内容摘要:赵文化是邯郸历史文化的主脉和中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赵王城、赵王陵、赵苑、赵丛台是赵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战国时期诸侯国王城、王陵遗址保存完好的只有赵都邯郸,开发赵文化景区是我市旅游开发的龙头工程

     赵文化是邯郸历史文化的主脉和中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赵王城、赵王陵、赵苑、赵丛台是赵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战国时期诸侯国王城、王陵遗址保存完好的只有赵都邯郸,开发赵文化景区是我市旅游开发的龙头工程。近年来,我市实施了赵王城遗址公园开发、赵苑改造,谋划丛台周边地区综合改造等项目。赵王城遗址公园文化展示区一期工程2006年10月开工建设,新建博展馆、南大门、园路、旅游厕所、引导标识和

  公共休息设施,进行了绿化美化,2009年10月1日简易对外开放;赵苑改造拆除了景区内的违章建筑,开挖了水系,进行了绿化,增添了照明、背景音乐、引导标识和公共休息设施,对改造成语典故苑进行了规划设计,赵苑景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丛台周边地区综合改造委托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了全长1760米城南街至学步桥段沿串城街两侧建设本地特色商品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特色餐饮区、市民文化广场四个基本功能区和秦始皇诞生地、蔺相如府、荀子纪念馆三个文化旅游景点,建成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文化一条街。但从总体上讲,对赵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还不到位,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思路与市场需求不对接,重建设公益性游园、轻开发经营性景区,“地下的多、地上的少”、“可听的多、可看的少”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邯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但缺乏古建“古味”,文化灿烂却没有形成产业亮点,既影响了自身特色文脉的传承与彰显,也未能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上发挥优势占得先机,亟待引起高度重视,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良机,精心谋划,**理念,既严格保护又合理利用,既要大做快做,更要做精做美,打造后发优势,做成大文章、大亮点、大产业。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吸纳有关专家的意见,现对赵文化旅游开发提些建议:

  一、赵王城、赵王陵、赵苑、赵丛台应统一规划,错位开发,既独立成篇,又联系成网,形成独具特色的赵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一)赵王城遗址公园应以“国富”为主题,展示赵国历史文化和兴衰变迁,通过赵国与其他诸候国的交往,再现当年波澜壮阔的战国历史画卷。

  赵王城是战国王城中保存*完好的王城遗址。总面积512万平方米,由西、北、东三个小城组成“品”字型,周长9公里,城墙基宽20―50米,残高3―8米,墙体夯土密实,宽厚坚固,城墙结构特殊,内侧呈阶梯状收缩上升,各阶顶部铺设筒、顶瓦覆盖,相隔26米设陶制排水槽,形成夯土墙排水系统,十分**,尤以西小城内一座东西宽264米,南北长296米,残高17米的龙台宫殿建筑遗址*壮观,也显示了2300多年前的王都夯土建筑工程之浩大。 

  赵王城遗址公园西部文化展示区一期工程今年应抓紧做完博展馆展陈,**展示古赵国兴衰、王都变迁、王城布局特征、历代赵王的功绩等。现编制的赵王城遗址公园文化展示区二期、三期工程规划,虽然注重做美环境,但缺少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应进一步搞好策划、完善、提高,实现由“园林向景区”的转变。建议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在后续工程中,合理布局开发建设其他六国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展示六国的简史概况特别是与赵国有关的内容,以博展馆为圆心,以六国古建为圆周,以外交、**交往为线索,把战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出来,在国内形成“战国历史看邯郸”独特地位;二是在适当部位划出一块区域,规划建设赵文化街市、赵宴园、赵名人园等,提升景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收益性;三是依托一期做出的绿色环境,开发休闲、游乐项目和旅游服务设施,特别是历史文化主题酒店、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等,把战国历史文化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营造浓郁的战国历史文化氛围,建成一个战国历史文化园。

  东部遗址展示区应抓紧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对几个重要节点做一定的展示,如城墙及排水槽、城门楼、点将台、龙台等。可用绘画复原或仿效洛阳**门、杭州雷锋塔的做法,对部分遗址进行原址原状保护性展示,还可用低矮灌木展示王城建筑的轮廓,在遗址保护区内形成若干个参观点。可设置生态型木栈道,开辟观光电瓶车道,将遗址展示区内各参观点相连,形成游览线路,并在沿途合理布局造型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旅游厕所、垃圾箱、售货亭、标识标牌等旅游服务设施,使东部遗址展示区真正成为游客可进、有内容可看的十大遗址景观。

  在西部文化展示区和东部遗址展示区过渡地带适当位置,规划建设4D影院,用数字电影的手段,再现当年赵王城宏大的规模、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城楼、巍峨的宫殿、严整的布局、科学的排水系统以及赵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让人们透过废墟,通过电影,想象并感受2300多年前赵王城的壮观景象,也使4D影院成为连接古代遗址与现代园林游览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二)赵苑应突出“强兵”主题,增加文化内涵和视觉冲击力,强化旅游功能,建成以“胡服骑射”为主题的古建园林景区。

  赵苑作为赵王“离宫别苑”和操练兵马的场所,是战国时期遗存较集中的区域,至今仍保存有插箭岭、梳妆楼、照眉池、铸箭炉和灵山等历史遗址,一个园子里集中这么多的古迹十分难得。这些历史遗存都与古赵国**文化有关,这里曾是赵武灵王进行**改革,带领大臣和宫女进行“胡服骑射”的地方,这就确定了该景区的内涵、定位和开发方向,即恢复历史文化本来面目,坚持刚柔相济,把资源优势放大,利用多种手法将这些历史文化活化展示出来,建成以古典园林为形、以“胡服骑射”为魂,集文化观光、休闲娱乐、专项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品文化旅游景区。

  赵苑深度开发,重点是增加战汉风格的建筑,形成战汉风格的古典式园林,给游客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依托赵苑内的历史遗存,深挖并展现文化内涵,改变目前只有风景没有内涵的状况;策划开发吸引力较强的特色旅游项目,增强旅游消费功能,变“公园”为“景区”。为此建议,总体布局上将赵苑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为遗址展示区,东南部为成语典故苑,西南部为休闲体验区。初步设计了以下项目:(1)拆除赵苑北门内的假山和水池,新建一个小广场。选择一块形似战国版图的奇石立于此处,刻上战国地图,说明赵国的位置、疆域及其作为“四战之国”的形势,引出“胡服骑射”的内容。(2)以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建筑构件、壁画、古代陪葬的陶制建筑物等为参照,在赵苑内新建一些战汉风格的亭、台、楼、榭并赋予其故事性,特别要异地复建梳妆楼,恢复照眉池,形成战汉风格的古典式园林建筑群,增加视觉冲击力。还可将其中部分辟为旅游购物商店、特色餐饮店、茶楼、戏楼、凉亭等,强化景区旅游服务功能。(3)对赵苑东北部进行局部勘探,寻找古铸箭炉遗存,并进行现场原状展示,恢复古赵国炼铁铸箭的场景,以此强化“胡服骑射”主题。(4)赵苑东北角是灵山遗址,据文物专家考证,灵山是赵都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北部制高点的**、**要地,与赵国多个有名战役有关,内涵丰富,建议挖土垒石,修建灵山,设置观景台,使之成为景区的一大景观,游客可登高览胜、拍照留念。(5)利用成语典故苑内现有水面,兴建水幕电影设施,并制作以胡服骑射为内容的、时间在15―20分钟的水幕电影,夜间定时播放。也可新建球幕电影院,制作以胡服骑射、围魏救赵、背水一战等为内容的球幕电影,循环播放。开发夜游项目,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景区综合收入。(6)制造一批古战车、古兵器、古铠甲,散落在景区内。设计制作千军万马攻城的雕塑群,摆放在九宫城城墙外,营造浓厚的古赵**文化氛围。(7)将九宫城改建为古赵国**文化展览馆。选择古赵国在邯郸158年的历史中9个有名的战役,可采用全景画、半景画、雕塑、全息成像、球幕电影等多种手法,分别在九宫城内9个宫中进行情景化展示,如两灭中山、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等。将九宫城内的开天辟地宫改建成战国时期冷兵器展室,通过9大战役和冷兵器,展示赵国富国强兵之路,也从一个侧面让游客对赵国的历史、赵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8)设置大型标志性雕塑群――经“胡服骑射”改革之后的赵国大军出征图,摆在梳妆楼遗址西侧开阔地带,彰显景区主题,让游人追忆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铸箭练兵、铁马雄风的岁月,给游人以震撼。(9)在插箭岭遗址的西南部开辟胡服骑射游乐园,并策划一台15-20分钟的战场撕杀的表演,使游客在这里能听故事、看故事、演故事,也能成为故事里的一个角色。游客还能当一回指挥官,还可让游客穿铠甲、骑马射箭,游客亲身体验策马狂飙的乐趣,增加参与性与娱乐性。也可将此处作为演出场地,学习杭州《宋城千古情》的做法,编排一台以赵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艺节目,定期定时演出。目前可在节假日定时演出,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逐步增加演出场次。(10)景区工作人员应穿战汉风格的服装,景区内还应时常出现古赵国穿铠甲、带兵器巡逻的兵士和盔甲武士马队,增加历史文化气息。(11)在赵苑适当位置规划建设商业服务区,开发景区特色旅游纪念品,如战国刀币、和氏璧、兵符等。(12)赵苑内的厕所、电话亭、售货亭、垃圾箱等设施建筑都应是战汉风格,烘托景区古赵文化氛围。

  成语典故是汉学文学语言中的精华集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邯郸靓丽的文化名片和在国内具有**性、垄断性的特色旅游资源。目前,赵苑内的成语典故苑改造工程尚未完工,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旅游产品没有打造出来。我们建议:一是对成语典故苑改造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多种方式,如将邯郸的成语做成动漫或4D影片,建设一个动漫影厅或4D电影厅循环播放,增加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旅游项目,还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二是原址地方狭小且与“胡服骑射”主题不完全吻合,故应迁建至东南角,专门拿出一个区域来开发。*好将成语典故苑从赵苑迁出,放在滏阳公园或北湖或南湖,重新高水平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要拓宽思路,做大规模,改进展示方式,树立“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高定位与大气魄,所展示的成语典故既立足邯郸又跳出邯郸,吸纳��内各地的成语典故进行集成**展示,本着生动化、多样化、形象化、景观化、知识化、趣味化的原则,搞成鸿篇巨制,做出精品特色,使之成为中华经典文化修学游的*佳景区。 

  (三)赵丛台景区应以“商业繁荣”和“名人府舍”为主题,恢复历史风貌,建成代表邯郸古城形象的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功能聚集区。

  武灵丛台是古赵邯郸的象征,因楼台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虽经历代维修改建,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座落在邯郸的商业繁荣地带大北城串城街一侧。赵国是一个“崇商”的诸侯国,曾作为战汉时期的国内五大都会之一辉煌500多年,可以设想当年商铺林立、商人云集的繁荣景象。经专家考证,秦始皇出生地就在这个区域。在这条南北街上,分布着回车巷、学步桥、慈禧行宫、张国彦家庙、王琴堂故居、邯山书院等,是古老邯郸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东南大学曾就丛台景区扩建改造做过规划,手笔较大,思路可行,应尽快敲定,抓紧实施。

  一是恢复“丛台”景观。应尽早将动物园、游乐场迁出,逐步复建天桥、雪洞、花苑、妆阁等景观,再现“连聚非一”的建筑格局,用宏大的古建来装点景区。也可按丛台系赵武灵王当年“阅兵赏舞”之地的思路,开发赵文化主题旅游项目,设置赵文化主题雕塑、园林小品,推出高品位、有特色反映邯郸发展历史文化的旅游演出节目,将丛台公园建成区域知名文化旅游景区。二是做大景区,建设赵文化一条街。把秦始皇诞生地、荀子纪念馆、吕不韦客栈、张国彦家庙、王琴堂故居等修建起来。应坚持把丛台景区规划范围扩大,南到城南街,北到学步桥,将回车巷可适度北移,开发建设(蔺相如)相府、(廉颇)将军府等项目,建设特色历史街区,做足古城的味道,合理安排邯郸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古玩市场、特色餐饮、娱乐、茶楼、戏楼及其它旅游商业服务项目,强化邯郸主城区旅游功能。串城街改造应依照赵文化基调对道路管线、立面饰物、街景小品、路灯造型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展示邯郸古城的历史文化韵味,店铺内部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装修。本着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吸纳现代气息,给游人以“古”和“美”的享受。三是要加快推进。串城街两侧多为历史**的城中村,大部分住宅质量低下,布局密集,环境较差,与古城邯郸的形象极不协调,亟待改造。应借助三年大变样的东风,抓紧拆迁,加快开发,达到“雪洞天桥亭台聚,名人府舍商铺连,回车窄巷相避将,学步桥边市井荣”的景象。

  (四)赵王陵保护与开发应以“丧葬文化”和“寻根祭祖”为主题,优化周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区。赵王陵是目前已知保存*为完好的战国王陵体系,完整庞大的赵王陵墓群是研究战国历史和赵文化的**手材料。赵王陵以纯朴的原生风貌和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展示了战国时期陵寝建筑的设计理念、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赵王陵在选址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理念,它融自然山水和人文建筑为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宏大的建筑规模,精巧的陵区布局,严格的陪葬制度,都反映了古人“视死如生”的思想观念,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渊源。赵王陵建造的年代正处于“礼崩乐坏”之时,各种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形成,赵王陵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王陵建筑的极高水准。赵王陵的许多特点与秦始皇陵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都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陵寝制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近年来,我市投资30万元在赵王陵5号车马陪葬坑原址建立了坚固性保护棚,为赵王陵的初步开放做好了准备工作。为在加强对赵王陵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我们建议:(1)应把赵王陵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旅游重点项目,尽早启动,合力打造邯郸赵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赵王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既要严格保护,又应合理利用,应编制专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大手笔谋划,高起点开发,将赵王陵开发成为赵文化主题景区。(2)制定赵王陵保护规划,强化遗址区分类保护。在陵区广植树木,使之成为人工森林公园。(3)建设赵王陵博物馆,充分展示王侯丧葬文化,把赵王陵和另外战国六雄王陵做比较,突出赵王陵营建的特点和对后世帝王陵的影响。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适时发掘被盗王陵,建成地下陵墓博物馆。在陵区适当位置规划建设赵氏宗祠,打造全球华人赵氏寻根祭祖之地。

  除了抓好“四赵”的开发之外,还应把邯郸市主城区外围的赵文化遗存的景点开发出来。主要有永年明山赵国的信宫、肥乡的平原君赵胜墓、磁县蔺相如墓、邯郸县廉颇墓和广府的毛遂墓等。永年明山赵国的信宫应结合明山景区综合改造,提**次和品位;肥乡的平原君赵胜墓景点应高水平规划建设,改造肥乡县城到景点的道路,优化景点周边环境,新建赵胜祠,展示其生平事迹,把平原君赵胜和赵国“四公子”做比较,突出平原君赵胜对赵国历史的影响,建成一个小巧精制的文化景点;磁县蔺相如墓景点应以历史名相为主线进行开发建设,利用多种方式介绍蔺相如其人其事,把蔺相如和历史上的名相相比较,从一个侧面展示赵文化内涵;邯郸县廉颇墓景点应广泛收集廉颇有关文史资料,把廉颇和战国七雄各国的将军做比较,突出廉颇**思想,打造景点特色;广府的毛遂墓应结合广府古城综合旅游开发进行建设,使之成为广府旅游区一个特色景点。

  二、“四赵”开发应抢抓机遇,**体制,转变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编制“四赵”旅游开发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市建设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旅游局、市文物局、市国土局及有关县市区等参与,共同做好“四赵”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解决总体定位、开发目标、空间布局、各自范围及定位、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旅游线路组织等问题。深挖展示赵文化内涵,增加战汉风格古建筑,增强城市旅游功能、延续城市文脉,推出具有邯郸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全新的邯郸文化旅游品牌。

  2、借助“三年大变样”活动,大力推动“四赵”旅游开发。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既为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改善民生,提升环境质量、文明形象、人居环境等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也为赵王城、赵王陵、赵苑、赵丛台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的历史机遇。要借此良机,拆除“四赵”周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加快改造开发。如果失去这次良机,那赵文化的开发将不知还迟至何年何月。应结合中心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赵王城、赵王陵周边的村庄向中心村迁移,利用腾出的土地解决赵文化旅游开发中用地指标。当前尤其要把丛台景区周边改造摆上日程,抓紧时间搞调查、快拆迁,完善规划、精心设计、落实资金,尽快开发。此项目因住户密度大、受丛台限高的影响、开发建设容积率低、补偿费用高等制约,投资商的利益和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建议市政府在认真测算、合理确定收益的情况下,将此项目与某一房地产项目捆绑开发。因该项目较大较难,建议市领导牵头,组成以丛台区为业主、市直有关部门配合的项目指挥部,加大力度,共同推进。

  3、将“四赵”包装成一个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旅游局、市文物局等部门配合,做好项目的包装、可研、立项、环评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以此争取国债资金、文物保护资金、旅游专项资金等。

  4、理顺体制机制。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加快景点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规范化、经营主体与配套服务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也可以整合资源,授权经营,以“四赵”为依托(也可加上黄粱梦吕仙祠),组建邯郸旅游集团,走规模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邯郸旅游的航空母舰,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开发,同时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较知名旅游企业,共同开发,逐步改变长期以来“财政养园”的状况,以灵活的方式和市场机制,推动邯郸旅游跨越式发展。

  5、加强对赵文化景区线路的宣传营销。在加快“四赵”开发的同时,着力打造赵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加强与战国七雄的秦、齐、楚、燕、韩、魏六国之都咸阳、临淄、荆州、保定、郑州、开封的旅游联系,今年拟举办战国七雄都城文化旅游论坛,结成旅游联盟,推出战汉天下名都游线路,叫响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战国文化旅游品牌。(作者:邯郸市旅游局局长房延生)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