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山的“养生之道”(图)

      
                                   2010-08-0415:09:24        华夏经纬网 
        
   
         “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这是武当山风景区对每一位到武当山的游客所做出的承诺,也是武当山打造养生旅游品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武当山特区充分结合自身具有的养生资源要素,以风景养眼、文化养神、服务养心、武术养生、亲水养性等“五养”工程为抓手,推出一系列符合游客养生需求的产品,成功地打造了武当山独特的“养生之道”。

    一、风景“养眼”:**提升资源品质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书记李发平说,风景养眼,文化养神、服务养心、武术养生、亲水养性,是武当山打造中国旅游风向标的具体实践。游客对景区**印象至关重要,只有**的环境才能造就**的旅游。

    项目建设绘武当,焕然一新迎世界

    近几年,武当山特区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完善景区、开发湖区”的“四区”战略,先后完成了玉虚宫一期维修等8处古建筑修缮工程,完成了体育馆、太极湖国际大酒店、天尊旅游休闲中心、武当国际大酒店主体工程和五龙公路改造、车站路西区改造、武当银街及玄岳门旅游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了武当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特区引进的太极湖集团公司,投资100多亿元,开发建设太极湖新区。届时,“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必将成为新的风景线,武当山旅游接待能力将增加5倍,山上水下两重天

    目前,武当山正在城区和景区实施亮化、净化和美化工程;在景区对经营户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导游人员管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对文物抢救性维修力度。另外,武当山还投资5亿元,建设国内**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环保车队和景区数字化系统,按照**标准改造景区公厕。

    注重人文服务与细致服务,力创旅游精品景区

    5A标准较4A级旅游景区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以游客为中心,也正是武当山创建工作的准绳。武当山在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旅游细节服务。

    武当山特区工委副书记柯尊勇说:“游客说在琼台乘索道到金顶排队时间长,我们就建造了索道休息厅,组建快餐配送中心;游客说自己开车来了没地方停,今年我们就又新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绕游客需求开展的,尽量在细微处做到人性化。”

    于细微处看变化,于细微处见水平。通过精雕细琢,武当山作为一个真正的精品景区,正在飞速发展。

    二、服务“养心”:**提升服务质量

    武当山被国家5A级景区检查组评为“*具实力、*有资格、*为完善、*少缺陷”的风景旅游区,这是对武当山服务和工作的充分肯定。多年来,武当山在“游客花钱旅游,不是花钱买罪受”理念的支撑下,对景区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服务措施和改造工作,**提升武当山的服务质量,体贴入微的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

    小红帽服务队,武当山游客的“保护神”

    2004年,武当山专门建立了一支小红帽服务队,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这支服务队穿梭在景区的各个角落,小到帮助游客指路,大到负责景区的治安、防火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获得游客们的充分肯定。每200米一处的保洁员,时时注意路面的清洁卫生。游客不管在什么时候进入景区,迎接他们的总是清爽的环境。

    如今的武当山,规范的小摊点前整齐地摆着桌椅板凳,店主热情地招呼着游客,景区呈现一片和谐景象。小红帽服务队员随处可见,他们面带微笑的服务,更让每个游客心里倍感踏实与温暖。

    改善交通和基础工程,**保证旅游服务金品质

    交通条件是制约一个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突破这个发展瓶颈,武当山**开通了十堰至武当山、武当山至西安旅游高速客运专线和十堰至武汉动车组,使武当山的旅游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景区是否具备**水平的又一重要标准。近年来,武当山在组织小红帽服务队的同时,抓紧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增设了监控系统、音响系统、LED大屏幕等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清理规范了全山的标志标牌,并完成了乌鸦岭木栈道和地灯建设、旅游商铺“穿衣戴帽”、景区公厕改造和山门口售票大厅、**坡、乌鸦岭排队系统建设。武当山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游客。


    为更好地迎接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第九届武当国际旅游节,目前,武当山**启动了“迎两节”文明武当创建活动,加快实施了“三化”(净化、亮化、美化)工作;大力开展了整治“八乱”(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刻、乱贴、乱丢、乱吐)活动;大力实施“导游工程”,在壮大导游队伍的同时,积极提高导游们的旅游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人性化景区,重手整治接客拉客、欺客宰客、尾随兜售、索要回扣等不文明行为,为“两节”营造一个上等高效的旅游环境。

    三、文化“养神”: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

    武当文化,华夏魂灵。“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武当山位居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武当山自古被誉为“仙山”,不仅在于它那犹如人间仙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融入武当精髓的道教文化。从物质性的建筑文化到非物质性的武术、体育、艺术、文学、医学等领域,乃至武当山的一草一木,都浸润了道教理念和人文色彩。优良而丰富的武当人文,是成为武当山享誉全球的标志之一;提升武当文化的品牌价值,已成为武当山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近年来,武当山十分注重特区文化建设品牌的提升。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第八届国内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武当山选送的“道教文化展”获“*佳制作奖”。在第六届中国高清视频作品大赛中,武当山斥资300万元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合拍的9集高清电视纪录片《问道武当》,荣获人文地理类一等奖,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赞誉其“文化内涵很深,是目前*权威的武当文化作品”。美国好莱坞导演克里斯蒂·里比执导的武当山纪录片《圣山》,获好莱坞两大奖项,在西方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武当山还邀请港台影视明星加盟拍摄了《武当Ⅰ》、《武当Ⅱ》、《武当少年》、《倚天屠龙记》、《猎人笔记之谜》等影片,创作交响音画《武当风》,特别是《功夫梦》、《武当百谜》、《太极武当》、《太极》以及有名制片人张纪中执导改编的《西游记》等多部影视作品相继在武当山进行实景拍摄,使武当山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四、武术“养身”:创造和谐养生之法

    养生太极,共享和谐

    道家的养生思想可归纳为“生命在于运动和静养”,而养生功应从收心求静入手,以求滋养精气、固本强身、祛除**,直至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武当太极拳以点为中心画圆的功夫打法,是人用身体效仿天道,以求得天人合一。这种连绵不断、形如流水的拳法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法,意在培补元气,扶正法邪,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天涯思君不敢忘,武当山顶松柏长”。武当武术经张三丰发扬光大后,成为中华武术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了“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格局。邓小平和江**曾先后为武当武术题词。近年来,武当山组建的武当功夫团,由武当派精英和武当内家拳第十五代嫡传弟子组成,不仅参加了世界武术大赛、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等国际武术活动,夺得了百余枚**,而且被德、意、英、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邀请前往传艺、讲学,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当功夫威震异国。目前,武当山武校的数量已达到近20所,武术爱好者遍及世界各地。

    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再聚武当

    2008年,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武当武术大展风采,赢得国内外人士交相赞誉,藉此,向世界展示了武当武术的独特魅力。武术节,弘扬了武当文化,促进了武当武术在更大范围的传播;进一步打响了旅游品牌,推动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2010年10月,武当山将迎来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再次向世人展现武当功夫的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

    五、亲水“养性”:让游客在旅途中修身养性

    由武当山特区政府与太极湖集团投资100多亿元共同打造的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下,总规划面积近67平方公里,分为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两大版块。太极湖新区由管理服务组团、商业娱乐组团和生活居住组团组成,重点建设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术馆、武当艺术馆、太极剧场、太极湖学校、太极湖医院和高尚居住区等一系列项目。

    太极湖工程整合了国内外**文化产业智慧、学术资源与专业运作团队,形成论坛、影视、演艺、会展、出版、体育等一系列具有规模优势和主流地位的产业项目集群,力争建成以武当山为龙头、太极湖为引擎的国际**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区。

    近年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旅游时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太极湖新区建成后将充分把钟灵毓秀的仙山胜景和玄妙空灵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为游客打造一个真正的养性修身的福寿胜地。让游人既能体验云蒸霞蔚的仙山修道,练习太极武术,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又能在静谧的道家圣地吃斋悟道,享受修身养性的**之旅。

    武当养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内容博大精深。登武当,无论是品道茶神韵,觅天籁之音,寻仙山道医,还是享太极清风,都能让人感受到武当养生资源所带来的独特享受。武当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底蕴重塑了中国*大的道教名山形象,亦塑造了令世人赞叹的精品旅游景区形象。“太极武当,养生天堂”,武当山正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打造中国旅游风向标。

    武当山特区重视养生文化,不仅仅在于它对人类养生有着极大的贡献,更在于推广武当养生文化,是武当山特区打造“世界知名、国际**”风景区的重要一环,其地位特殊,并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09年,武当山先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内5A级风景区”、“中国*美的十大宗教名山”、“****避暑名山”、“中国优良风景区”、“国内文明风景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大学生*喜欢的旅游目的地”、“辉煌荆楚六十名片”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继续以“五养工程”为抓手,按照“5510”(突出太极湖新区建设、文明创建等5个重点,完成10大工程,启动10大工程,举办10活动,打造10大亮点),有条不紊地“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突破性发展旅游经济,力求将武当山打造成中国旅游风向标。今年1-6月,接待旅游人数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综合财政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9%、82%。

    谈及旅游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豪情满怀:“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10年,武当山特区力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6.98亿元;综合财政收入增长12%,达到2亿元;旅游总收入增长20%,达到7.9亿元:旅游人数增长20,达到190万人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6.6亿元。(湖北旅游网)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