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南网(福州)
虽然新兴景区十分重视丰富产品体系、不断**营销手段,但忽视自身服务能力,使得公共服务水平低成为其发展软肋
新景区,你的“体验感”OK吗?
东南网4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实习生 纪玉屏)
今年清明小长假,广东梅州沈先生一家人自驾游到龙岩、漳州。在微信里分享开心之余,他也吐槽了一些不满:“顶着大太阳排队上厕所”、“停车场爆棚,停车要花一个小时”、“小朋友擦破胳膊,服务中心没有药箱无法处理”……
这些问题在朋友圈一扩散,引来数十条“共鸣”回复。尤其针对一些新景区,就有人表示“去都不想去”。专家指出,相对于成熟的知名景区,新兴景区侧重丰富产品体系、**旅游营销手段,却忽视自身服务能力。在旅游强调“体验感”的时代,新兴景区尤其需要提升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低成软肋
“内急让人很抓狂,厕所很重要。”沈先生感慨道。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坦言,旅游要素因为如厕的加入,已变为“吃、厕、住、行、游、购、娱”。这七大要素,构成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检验新兴景区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标尺。然而,厕所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环节。
厕所数量太少、环境脏乱差等,是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据统计,去年,我省累计接待游客2.34亿人次。而目前,所有景区的厕所一共只有3295个,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5日中午12点至12点半,记者对福州三坊七巷景区南后街上一间公厕的如厕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半小时之内共有219人次如厕。南后街是整个三坊七巷景区人流*集中的地方,共有4间公厕。今年春节,该景区共接待104.3万人次,如果按游览的游客中有一半会在南后街上一次厕所计算,这4间厕所每天每间要“接待”的游客达18625人次。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表现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友善。”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系主任林德荣说,新兴景区要特别重视对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设施的建设。
然而,新兴景区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也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数量不足”、“选址不科学”和“服务品质不够”等四大问题,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不能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
“福建旅游即将**进入高铁时代,以提高游客‘幸福指数’为核心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军鹏表示。
一批项目将上马
在沈先生的微信朋友圈里,记者看见他晒出一张龙岩旅游集散中心的照片。他在那里购买了龙岩的土特产,还品尝了“汀州”客家美酒和下洋牛肉丸等当地美食。沈先生说:“感觉很棒!”
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旅游交通指示标识标牌建设,去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龙岩旅游集散中心就是当年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个完成的项目。
该项目按照国家**旅游集散中心标准设计建设,同时具备旅游咨询、旅游产品宣传展示、景区专线班车、汽车租赁、酒店**、票务代理、闽西特产购物、邮包快递等八大功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除此之外,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三明动车北站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也已于去年11月前投入试运营。
“今年,还将建设10个旅游集散中心。”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表示,“我们将以推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标识标牌建设、特色旅游街区和露营地建设、打造旅游休闲驿站四大基础设施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游客的体验感。”
在厕所建设方面,近日,省旅游局、省住建厅联合下发《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我省将新建旅游厕所1305座,改扩建575座,其中今年将新建457座,改建195座。
“今年,我们将重点建设全省*重要的旅游公共场所中的厕所。目前,各设区市旅游局已在动员所在地建筑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参与设计方案。”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新兴景区十分重视丰富产品体系、不断**营销手段,但忽视自身服务能力,使得公共服务水平低成为其发展软肋
新景区,你的“体验感”OK吗?
东南网4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实习生 纪玉屏)
今年清明小长假,广东梅州沈先生一家人自驾游到龙岩、漳州。在微信里分享开心之余,他也吐槽了一些不满:“顶着大太阳排队上厕所”、“停车场爆棚,停车要花一个小时”、“小朋友擦破胳膊,服务中心没有药箱无法处理”……
这些问题在朋友圈一扩散,引来数十条“共鸣”回复。尤其针对一些新景区,就有人表示“去都不想去”。专家指出,相对于成熟的知名景区,新兴景区侧重丰富产品体系、**旅游营销手段,却忽视自身服务能力。在旅游强调“体验感”的时代,新兴景区尤其需要提升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低成软肋
“内急让人很抓狂,厕所很重要。”沈先生感慨道。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坦言,旅游要素因为如厕的加入,已变为“吃、厕、住、行、游、购、娱”。这七大要素,构成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检验新兴景区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标尺。然而,厕所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环节。
厕所数量太少、环境脏乱差等,是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据统计,去年,我省累计接待游客2.34亿人次。而目前,所有景区的厕所一共只有3295个,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5日中午12点至12点半,记者对福州三坊七巷景区南后街上一间公厕的如厕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半小时之内共有219人次如厕。南后街是整个三坊七巷景区人流*集中的地方,共有4间公厕。今年春节,该景区共接待104.3万人次,如果按游览的游客中有一半会在南后街上一次厕所计算,这4间厕所每天每间要“接待”的游客达18625人次。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表现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友善。”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系主任林德荣说,新兴景区要特别重视对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设施的建设。
然而,新兴景区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也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数量不足”、“选址不科学”和“服务品质不够”等四大问题,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不能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
“福建旅游即将**进入高铁时代,以提高游客‘幸福指数’为核心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军鹏表示。
一批项目将上马
在沈先生的微信朋友圈里,记者看见他晒出一张龙岩旅游集散中心的照片。他在那里购买了龙岩的土特产,还品尝了“汀州”客家美酒和下洋牛肉丸等当地美食。沈先生说:“感觉很棒!”
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旅游交通指示标识标牌建设,去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龙岩旅游集散中心就是当年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个完成的项目。
该项目按照国家**旅游集散中心标准设计建设,同时具备旅游咨询、旅游产品宣传展示、景区专线班车、汽车租赁、酒店**、票务代理、闽西特产购物、邮包快递等八大功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除此之外,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三明动车北站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也已于去年11月前投入试运营。
“今年,还将建设10个旅游集散中心。”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表示,“我们将以推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标识标牌建设、特色旅游街区和露营地建设、打造旅游休闲驿站四大基础设施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游客的体验感。”
在厕所建设方面,近日,省旅游局、省住建厅联合下发《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我省将新建旅游厕所1305座,改扩建575座,其中今年将新建457座,改建195座。
“今年,我们将重点建设全省*重要的旅游公共场所中的厕所。目前,各设区市旅游局已在动员所在地建筑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参与设计方案。”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