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网记者 包蓉蓉
有细心的市民近期游玩我市雁荡山、楠溪江等旅游景区时发现,这些景区“变得更好了”,散发着浓厚的文明氛围——文明标语出现得更多,工作人员态度也更亲和有礼。
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2014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1.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73%;旅游创汇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国内旅游接待人数6487.4万人次,同比增长14.28%。
《旅游法》实施一年多,“文明旅游”作为旅游合同附件,已经成为温州跟团出游必须签署的一份文件,导游和领队也更积极地担负起提醒和监督游客文明行为的重任,文明之花在潜移默化下开得正盛。除了大量“走出去”的温州人构成一张张行走在外的温州名片,还有“请进来”观光温州的境外游客和国内其他城市游客,如何在这些外来游客前文明亮相,留给他们一个文明而美好的城市印象,其重要性不啻于文明出境游。
据市旅游局副局长陈秉辉介绍,近年来,我市旅游在硬件上不断提升,如普及景区内的中英文标识,让游客利用标识系统在景区游览上更加清楚方便。记者日前在文成百丈漈景区门票销售处看到,景区指示牌在内容上采用四国文字进行说明,除了中、英文,还有日、韩文。据介绍,这些指示牌用材上采用进口菠萝格木,标准上达到了国家5A景区标识系统需求,共设置综合介绍牌,景点介绍牌、导览牌、指示牌等97组。
而强化旅游景区**厕所的创建提升与服务管理,让游客在游玩时享受到“**”厕所待遇。2014年市旅游局命名了2批14家三**旅游厕所,推荐申创3家四**旅游厕所,使全市三**及以上旅游厕所总数达到53家、其中四**旅游厕所6家。温州乐园**厕所的无障碍设施、母婴室、残疾人士专用室和老人专用室等人性化设施较为突出。
另外,还大力推广景区内的普通话程度以及对导游中英文解说能力的培训,如雁荡山景区内大力普及普通话和文明用语,同时在景区设置便民服务点,满足游客应急需要。
我市旅游部门还通过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开展文明诚信旅游活动等手段,引导全市旅游企业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展示温州良好形象,提升温州人“文明待客”意识,创文明景区,迎八方来客。如鹿城区风景旅游管理局把“文明旅游进社区”作为2014年文明旅游的主题活动,陆续走进安澜、七都、上吕浦等社区,市民覆盖面达数千人次,将文明旅游、旅游服务进一步送到百姓家门口。
此外,民间力量也在行动。我市多地景区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营造良好的景区秩序,提升文明旅游意识和景区整体形象,一方面通过分发文明旅游倡议书、悬挂横幅、张贴文明标语等形式宣讲文明旅游。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带头捡拾游客们随意丢弃的垃圾杂物。同时,对游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积极劝导。如雁荡山景区的“90后”志愿者队伍和在大罗山景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等,就构成一道道*美的风景,为景区和城市增添光彩。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链接>>>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