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东冠
当前,景区依然是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基本需求,景区面临广大散客在目的地消费多元化和体验生活化等方面的新需求。而文化创意和科技应用与旅游业,与景区景点的融合**还处于市场导入期,还有一个艰辛摸索和经验积淀的过程。
“游客凭什么会来?凭什么会再来?”
中国的文旅产业,无一逃不出“门票经济”的模式,所有的景区要么是酒吧、要么是“义乌小商品”、要么是灯光秀……
贵州万峰谷联席董事长梁上燕指出,中国很多景区目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景区,但却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规划、同样的内容,完全一样。”而中国景区运营者都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游客凭什么会来?凭什么会再来?”
横店文化产业集团副董事长、总裁何亚平表示,景区要有自己的文化IP,比如横店的影视城,家喻户晓,影视城是横店的IP。而一个景区要想有良性的循环,必须有自己的主题。很多景区的负责人被问“你的景区做什么?”回答往往都是做养生、做养老、做健康,要不就是说 “我们自然风光非常美”。这种泛泛地提养生、养老、健康、风光美,没有游客会记牢你,因为国内很多地方都不缺美丽的、健康养生的山水风光景区。景区,必须有自己的IP,必须有自己的主题,消费者才会记住你。但是,IP不是万能的,想要玩转IP,请参考本公众号的另一篇文章《旅游IP,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张栋说,景区必须有核心卖点,核心卖点就是吸引游客来的理由,核心卖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依托优势资源,如果没有优势资源就必须依托优势资本。
突破“只有文旅、没有产业”的困局
提起故宫,有人心中*初的印象可能是,恢弘、严肃。可是,当看到“朝珠耳机”、“朕亦甚想你折扇”、“故宫猫”等等风趣幽默的文化创意产品都是“故宫出品”,人们不得不换一种眼光来看故宫。故宫发挥创意、出品了一大批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并把文创产品的文化范儿制作得很接地气,这让很多景区颇受启发。
据了解,故宫的商店叫文化创意馆,不是一般的购物商店,更多的是用来传播故宫文化。故宫的丝绸店叫“丝绸馆”,服饰店叫“服饰馆”。进去先看展览,展品的下面有相关信息,*底下有个小标签,游客如果愿意买就带回家。看的是展览,感受的是文化,文化的震撼让游客把东西买走。为了让更多的人买到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故宫在神武门外设立了文创产品体验区,在王府井开设了实品店,并在淘宝网和故宫商城开设网店,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创产业链。
高科技让景区的成本降低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有名旅游演出导演梅帅元指出,一些好的景区,有很深的中国文化积淀,本身值得挖掘的东西很多,只是没挖掘出来。我们前些年做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个演出非常有名,通过这个演出,当地的文化基石不断放大,本来是一个白天的景区,因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里变成了白天、晚上复合的景区。时间段对景区来说很重要,特别是晚上的时段尤为宝贵。成熟的景区,应该是有“夜间生活”的,*好能抢占到下午6点到晚上12点的时段,占领了这个时间段,才有资格说是好景区,因为你不再只是观光型,夜间生活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更紧密连在一起。
横店圆明新园对外开放的重头戏是高科技演绎《梦幻圆明》水秀节目,而这场四十多分钟的秀,并没有一个真人跳出来在台上演出,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科技进行展现。在精准的电脑程序控制下,通过高科技投影,飞翔的五彩奇鸟、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呼啸穿梭的龙帝等各种精彩场面,在喷泉中一一呈现。何亚平透露,这场秀的演出门票与占地几千亩的圆明新园门票价格是一样的,而这场秀的演出成本却非常低,“只需要两个人在机房操作电脑,负责开和关,所有的演出变成了高科技的数据输入,这是一场非常绚烂梦幻的高科技视觉享受,而我们的运营成本非常低。”何亚平认为,横店没有好的历史传承,甚至连像样的传奇故事都没有,横店也没有好的自然风光,硬生生都在“无中生有”,到后来变得“什么都有”。
对于景区来说,要有好的表现手段。有一些景区本来有很好的基础,但因为雷同化的表现手段,吸引不了人。而科技的手段,是*炫、*酷的,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一定要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