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来源: 柳州日报 

   当前,贵广高速铁路、三柳高速和桂三高速公路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贵广高速铁路已进入联试阶段,计划在12月20日正式开通,这将让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迎来“高速时代”,也使侗乡的文化风情旅游获得**的发展趋势。9月29日至30日,**三江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就三江进入“高速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了《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建设法治三江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当成全县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来抓紧抓好,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勾画出了怎样的蓝图呢?

    发展目标

   侗乡即将迎来“高速时代”

    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6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0%以上。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 、4A级景区6个 、五星 级酒店1家 、四**酒店5家,扶持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旅游企业2家,培育农家旅馆500家以上,把民族文化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国内第三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成为国内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以及粤港澳 、桂湘黔交界旅游集散地和生态休闲养生中心。

    主要任务

    一是要加快推进改革**,逐步完善发展机制。**管理机制,建立景区管委会对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搭建保护 、规划 、招商平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旅游龙头企业,发挥其旅游融资 、整合资源 、创建品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合作平台,建立电商合作方式,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县建设。

    二是要理顺保护发展关系,促进旅游科学发展。成立保护和开发领导小组,在保护中开发景区,严禁形成旅游开发性破坏。设立景区保护专项基金,重点做好景区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历史古迹等保护力度。建立景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规范 、完善景区及交通沿线的建筑风格和审批程序。

    三是要务实开展旅游策划,科学编制景区规划。科学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规划与各专业规划配套衔接。依托地处大桂林旅游圈辐射效应和桂湘黔三省交界区位优势,打造以古宜镇为游客集散中心的县城大侗寨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区 、以丹洲镇为主的东南部生态古迹休闲旅游度假区 、以林溪乡为主的西北部民族风情旅游深度体验区。

    四是要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快速突破。依托广西旅发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加快程阳八寨创5A 、天下侗寨“百千万”、桂湘黔旅游集散中心 、三角渡五**休 闲度假项目 、龙吉养生苑 、八江仙人山以及“百里侗乡”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带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其余景区要按照旅游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主动承接程阳八寨 、县城大侗寨 、丹洲古城旅游辐射。各景区景点要充分利用国家 、自治区投资政策,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与“两高一快”进出口通道互联互通,景区与干线公路以及景区之间连接的道路建设,实现旅游交通基本畅通 、环保设施和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 、配套服务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五是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加强文化产业的深度研究和开发,加快平岩 、高友 、高秀 、高定 、车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丹洲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区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创作程阳八寨民族风情 、丹洲古城民族团结等实景大戏。综合利用财税 、信贷 、创业等优惠政策,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快特色酒店 、特色餐饮 、特色购物 、特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形成“行生态侗乡 、游风情走廊 、吃百家盛宴 、住休闲旅馆 、购特色商品 、娱特色文化”的产业链。实现“天天演 、周周宴 、**节”,增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是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开拓客源市场。转变宣传方式, 拓宽营销渠道,加大与知名旅游网站合作,提高旅游宣传促销覆盖率。加大“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形象宣传,全力打造“中国侗族在三江”旅游产品体系,深化中国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 、中国侗族百家宴 、中国侗族首部大型风情实景演出 、中国**水上古城 、中国侗族多耶节等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开拓区内外 、国内外客源市场。推进行业合作,优化部门资源,加强区域协作,主动与桂湘黔交界市县的旅游合作,主动承接大桂林和“珠三角”旅游辐射,实现资源共享 、联合促销 、线路互推 、客源互送。

    七是要联合依法治旅兴旅,**提高服务质量。深入贯彻《旅游法》,建立旅游执法大队,加大旅游市场监管。深入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倡导全民旅游公约,制订旅游行业信用等级制度,建立旅游行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认真落实旅游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旅游**教育 、预防 、检查 、报告制度。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充实和调整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县直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今年起,县财政整合资源,每年安排旅游发展资金500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景区保护 、规划编制 、旅游交通 、设施建设 、旅游宣传 、市场促销 、旅游奖励 、人才培训和旅游**等。

    三是要加大税收和金融信贷政策支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自治区及市有关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项目,要给予融资授信支持。

    四是要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把职业教育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是培养一批旅游职业经理人,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专业人才队伍,一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

    五是要加强督查考核。县委 、县政府将加快旅游业发展工作纳入各乡镇 、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