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3 來源: 新華網河南頻道
新華網河南頻道5月23日電 5月19日,河南鄭州黃河景區炎黃塑像下,游人如織。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炎黃塑像落成7年來,已接待海內外游客560余萬人次,成為河南文化旅游業璀璨的名片。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和全球華人的文化坐標,炎黃二帝使成千上萬海內外炎黃子孫感受著“一條血脈萬古流,巍巍炎黃是源頭”的文化凝聚力。
以文化傳承為魂,堅持探索傳承黃河文明和生態保護相結合的發展新模式,鄭州黃河生態旅游風景區先后榮膺“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景”、“***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等稱號。
該景區堅持在黃河自然風光的基礎上,努力展示和挖掘富有生命力的黃河文化元素,豐富黃河文化內容,抓好文化旅游大項目建設。近年來,景區在文化旅游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累計投資6億多元,建設了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黃河碑林、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地等文化旅游項目。景區還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活動,每年在世界地球日堅持開展地質科普活動,為這片黃河文化“高地”不斷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把生態保護作為傳承黃河文明的“生命綠線”,景區多策并舉,積極構建黃河灘區生態涵養帶。僅園林綠化投資近3億元,10平方公里景區的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共栽植喬灌木種類200余種、30余萬株,樹木栽植總量相當于上世紀30年的總和。目前,景區林木總量逾80萬棵,核心區域擁有林地380多萬平方米。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綠林覆蓋,郁郁蔥蔥。
建設國家河岸,打造***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將黃河文化元素嵌入到規劃建設的全過程。景區已編制完成鄭州濱黃河區域900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50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待批。積極謀劃新的文化產業項目,舉世矚目的炎黃塑像二期工程——百位歷史名人像等重點文化項目工程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年底前,117位歷史名人像將屹立于炎黃廣場,成為中原新景。(《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