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04-21 10:23:41來源: 三峽晚報【關閉】
三峽晚報消息(鄧明明 熊禹) 前日,150多名志愿者在下牢溪景區撿拾垃圾,以實際行動勸導游客文明出游、保護環境。本報持續關注城區“后花園”下牢溪面臨的垃圾清理等問題,后續行動仍在繼續。19日,由宜昌三峽旅游新區、共青團夷陵區委、夷陵區小溪塔街辦聯合市旅游局、共青團宜昌市委、三峽大學法學與經濟管理學院等單位,在下牢溪景區啟動“做文明游客,建文明景區”活動,150多名志愿者在下牢溪景區撿拾垃圾,以實際行動勸導游客文明出游、保護環境。
上午9時,志愿者們在姜家廟村集合,簡短的啟動儀式后,志愿者們分成6組,對姜家廟村沿下牢溪邊的公路開始撿拾垃圾。記者看到,道路兩邊有不少煙頭、塑料袋、牛奶盒等垃圾,在下牢溪溪邊,每隔約200米左右的距離,就能見到一堆垃圾,大煞風景。
活動開始沒多久,空中就下起了雨,但沒有澆熄志愿者們的熱情,志愿者們邊走邊檢,不一會兒,路邊原本空著的垃圾箱就被垃圾填滿了。撿拾中記者發現,在一個垃圾箱不足10米外,“躺”著一大堆垃圾。志愿者們感嘆,僅幾步之遙,為何不丟到垃圾箱呢?
大學生志愿者肖龍欽告訴記者,此次撿拾活動,讓自己感觸良多,“真心希望游客在旅游中保護好生態環境,不要因為小小的垃圾而破壞了如此美景。”
宜昌三峽旅游新區管委會(籌)副主任、市旅游局局長柳兵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呼吁市民和游客在旅游、休閑、度假的同時,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戒除旅游陋習,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風尚,共同保護好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青山綠水。
對下牢溪垃圾問題整治,柳兵說,下一步,宜昌三峽旅游新區將進一步加大旅游景區環境保護投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對景區內的環境衛生采取市場化的辦法,落實專人清掃,專業公司清運,建立景區環境建設、游客文明素質提升長效機制。同時,將邀請媒體和志愿者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曝光不文明行為,揭露景區衛生死角,建設好、保護好美麗的自然環境。志愿者在清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