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屆煙霞山民俗文化節暨5A級旅游景區建設啟幕

      
 
                         時間:2012-08-03 11:23          來源:達州網     王永明17

 
 

  8月2日,萬源市**屆煙霞山民俗文化活動開幕式暨打造煙霞山5A級旅游景區建設推進會隆重舉行。該市將在3—5年內把煙霞山打造成一個集“生態觀光、宗教朝圣、民俗體驗、古跡考尋、養生療養”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萬源市委書記王成軍在推進會上作重要講話并宣布**屆煙霞山民俗文化活動開幕。市政協主席胡永芳致開幕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忠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馮永剛主持開幕式和推進會。
  “佛教勝地,中國仙山”煙霞山位于萬源市曾家鄉境內,距市區68公里,幅員面積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山巔有建于清代中期的“覃大仙廟”,并有清凈硐佛教、道教并存,被譽為宗教奇跡,常年香客不斷;景區內名木古樹遍布,明清時代古墓群林立,川東民居風貌獨特,川陜古驛道悠遠綿長。這里自古就是秦巴山區結合部不可或缺的朝拜圣地、養生天堂和古荔枝驛站。煙霞山還是李林森主題電影《雨中的樹》外景主要拍攝點。近年來,萬源市高度重視對煙霞山旅游區的規劃建設,聘請四川師范大學旅游研究所編制黑寶山至煙霞山5A級旅游區總體規劃。已硬化景區公路7.7公里,完善道路交通標志12處,鋪筑石板路、石梯步1200米,完成旅游標識牌設置,建成三**農家樂,對千年古樹、古藤掛牌保護,挖掘開發旅游景點6個,保存電影《雨中的樹》外景拍攝點3個。《神秘煙霞》一書由光明日報社出版發行。2002年3月,煙霞山被萬源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首批市級風景名勝區。
  目前,萬源市成功引進四川省惠豐建筑工程公司墊支1000萬元實施煙霞寺恢復重建一期工程正加緊建設。按照規劃,將按照5A級標準建設宗教文化瀏覽區、農耕文化展示區、自然景觀瀏覽區、民俗文化瀏覽區等景點,**完成煙霞寺恢復重建,精心打造千年古藤和古柏、蠻子洞、荔枝古道、明清古墓、清凈硐、天生仙乳石、向氏貞節牌坊等旅游景點,不斷完善景區道路、通訊、農家樂、賓館等基礎設施,切實加大煙霞山旅游品牌宣傳和推介力度,努力把煙霞山建設成為一個集“生態觀光、宗教朝圣、民俗體驗、古跡考尋、養身療養”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萬源市委書記王成軍介紹說,萬源不僅是“萬寶之源”,更是“萬景之源”,境內旅游資源豐富,生態自然資源稟賦獨特。花萼山***自然保護區、八臺山***地質公園、龍潭河風景旅游區等都是大自然賜予萬源的寶貴財富。該市將把煙霞山打造成宗教名山、風景名山、文化名山和中國*美古村落、中國鄉村影視基地,努力創建國家5A級旅游區。他表示,交通條件的改善為萬源以文化旅游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秉承“保護與開發并重、共建與共享并進”的宗旨,萬源將掀起全市旅游產業大開發、旅游重點項目,高標準編制旅游發展規劃,高標準建設生態休閑景區、紅色經典景區、民俗文化景區,高質量建設旅游基礎設施,牢固樹立商品意識、品牌意識、市場意識和發展意識,挖掘旅游文化內涵,豐富旅游資源,拓展旅游空間,培育旅游特色,全力打造萬源旅游品牌和旅游度假基地。 推進上,和林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遠東實業有限公司、龍騰地產集團有限工司以及我市工商企業界代表等為煙霞山旅游區建設累計捐款80余萬元。 活動中,與會人員還參觀了煙霞寺規劃建設、川東**騰、古墓群以及蠻子洞、四合院等景點。本屆民俗文化活動期間,還有耍獅子、車車燈、腰鼓、錢棍、嗩吶等民俗活動,舉行儀式文藝及文化下鄉演出,將開展祈福**等。
  當天,萬源市“四大家”在家領導王華平、黃中平、侯忠明、任林、伍胡蓉、文華劍、趙以昭、蒲守柏、廖文容、張科清等出席開幕式和推進會。
  
                                                                                  (責任編輯:筱蕓)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