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訊 連日來,婺源通過外出“取經”、邀請專家“問診把脈”等方式學習創建國家5A級景區經驗,有效推動了江灣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開展。
5月中旬,婺源江灣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指揮部赴浙江烏鎮、安徽西遞宏村考察。考察團深入參觀各5A級景區,學習他們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保護、景觀提升、環境整治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5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專家應邀來到婺源授課,專家著重對5A級景區創建標準《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分細則》進行了詳細解讀,指出了創建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并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該縣把創建5A級景區和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建設結合起來,制定了《婺源縣古村落保護與利用》《婺源縣鄉村旅游景區開發管理規范》等旅游服務標準,進一步規范全縣旅游資源的開發管理,這一系列標準已經成為江西省地方標準;通過推廣二維碼、電子門票、旅游通等信息化產品,加快“數字婺源”旅游信息平臺建設;對新招的120名導游員進行崗前培訓,以5A級旅游景區為標準,突出婺源本土文化、習俗、歌曲等內容的學習,調整景區講解詞,增加民俗文化內涵的分量,挖掘景區文化內涵。
不斷改善旅游發展的軟、硬環境,夯實5A景區創建基礎。該縣投資5000萬元建設江灣旅游環形公路,形成單向交通路線。安排800多萬元專項資金,規范設置高速公路、公路干線和旅游公路上標準交通標志,按照三**標準建設和改造城區旅游公廁10個,規范設置特色街區旅游咨詢服務中心3個,安裝中、英、日、韓四國語言旅游標識牌600多塊。圍繞江灣景區推進旅游項目建設,提升旅游品質,投資8000萬打造篁嶺民俗文化村,加快梨園春夢區、水街風情區、滑翔機旅游等旅游項目建設。(鄭清源 毛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