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識系統是展示地質公園功能的載體
隨著我國地質公園數量的快速增加和人們對深度旅游的需求,地質旅游已成了重要的旅游資源,地質公園也愈加受到人們的喜愛。地質公園是國家公園的一種類型,是以地質遺跡和地學景觀為核心內容建設起來的,具有旅游休閑功能的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公園建設的宗旨在于使其成為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生態環境恢復的輻射中心區,地球科學知識的普及區,地學理論的孕育區,先進文化的推廣區,人民大眾的休閑區,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和帶動區。要負載起這些功能則需要地質公園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優美的自然景觀資源,還要具備完善的旅游設施,其中*具標志性的和*基礎的,就是公園的標識系統。
標識系統是旅游解說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其基本功能就是通過文字、圖像和符號等形式通過各種類型的指示牌、警示牌等載體,向游客提供**的信息,使游人能寓教寓學于山野游樂之中,不經意中獲得多方面的科普知識;通過表明各景點位置,簡單明了表達游覽線路;通過溫馨提示的精心布置,增強人們保護生態、愛護自然、**游覽的綜合意識,引導游客保證旅游活動**、順利的完成,同時也是公園管理游客的重要途徑。
2標識系統的建設是提高地質公園品位的基礎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06-14批準,1999-10-01實施的旅游區(點)質量等級劃分條件,其中對公園的標識系統是這樣規定的:各種引導標志(包括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美觀醒目,文字準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制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齊全,內容豐富、準確,制作精美。
公園的標識系統是公園的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直觀,*有具代表性的標志。因此,加強地質公園標識系統的建設是提升地質公園品位的重要任務。
2.1公園標識系統的內涵
公園的標識系統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由信息標識、指示導向標識、形象識別標識和管理標識構成。
信息標識多以解釋、陳述為特征,是游人與景點之間無聲交流的媒介,能起到宣傳主題、陶冶情操、普及科學人文歷史知識等社會教育的作用。
指示導向標識是從功能需求的角度為游人指路而設置的。
形象識別標識是顯示一個公園特色的視覺識別系統。常采用將公園的Logo、字體以標牌和標識為載體反復出現在公園環境空間中,有助于整個公園的形象資源整體組合傳播,加大視覺沖擊的力度和強度。
管理標識是針對不同的環境和人群而設置的標識。多為明示、告知、勸說、指令、警告、禁止等內容,能起到規范行為、預防事故、文明教育、保護公園設施等作用。
公園設置完善美觀的標識、疏導指引游人以合理的路徑游覽是公園環境空間標識導向系統設計的基本任務,也是公園環境空間深化設計和人性設計的更高層次體現。
2.2公園標識系統的作用
公園標識系統除了承載了指示、引導、供識別的功能外,還起到烘托現場氣氛、美化環境的重要作用。一個好的公園環境標識系統應是公園環境空間深化設計和人性設計的更高層次體現。優良的標識系統是設計者在深刻理解公園主題的前提下,以美觀、完善、方便、科學、合理為準則,設計出符合藝術性、實用性、賞心悅目的具有功能性的公園標識。使游客在游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享受人文的關懷,身心得到愉悅。
一個完整的標識系統通常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基本信息和導向服務。以簡單的、多樣的方式給游客提供服務方面的信息,使他們有**、愉悅的感受。二是幫助游客了解并欣賞旅游區的資源及價值。向游客提供多種解說服務,使其較深入地了解旅游區的資源價值、公園與周圍地區的關系,以及旅游區在整個國家公園系統中的地位和意義。三是加強旅游資源和設施的保護,使游客在接觸和享受旅游區資源的同時,也能做到不對資源或設施造成過度利用或破壞。四是教育功能。向游客介紹景觀形成及其價值,使游客對其的科學和藝術價值等有較深刻的理解。
美國是建立國家公園*早的國家,他們在國家公園的建設方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理念和經驗。美國國家公園宗旨是:一是保護公園范圍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二是向公眾提供游憩機會。他們認為這兩種目的的實現,都離不開標識系統的支持。因此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在每個公園內都規劃設計了功能完備的國家公園標識系統。他們把在旅游區內建立標識系統視為一種教育行為,目的在于通過游客的親身經歷,借助于各種表述媒體,在享受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體現當地景物的意義和其間的關系。他們編制標識系統的原則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對當地的歷史、資源條件、生態環境有深入的研究,同時還需要根據游客對公園的需求、期望和行為進行科學地研究。編制時需要參照一定的標準,如游客的使用程度、景區資源的特征、公園管理的目標等。美國國家公園的標識系統還擴展到園外,即在公園的邊界以外建立宣傳和說明系統,作為園內標識系統的補充,以增加公眾對景區景點的了解,并向游客進行環境教育。主要內容有介紹自然史和自然資源的知識,如生態系統、地質現象以及與二者有關的人類活動。
2.3公園標識系統的建設基本原則
2.3.1 規范化原則
標識系統的內容、形式等都應規范化,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國際慣例。2003年出臺的《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 17775-2003)國家標準,對不同等級景區。
2.3.2生態化原則
公園標識牌系統的開發應遵從自然,力求使標識牌系統成為整個自然景觀的一部分。以自然風貌、自然資源為基礎,把景觀生態學原理導入設計中,提高標識牌系統與天然景觀的共生程度。標識牌的風格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同一類型的標識牌在材質、規格、式樣、顏色等方面應統一,不同類型的標識牌應整體風格相近,使不同標識牌擺放于同一區域能夠和諧統一。同時,考慮標識牌與所處環境的相互影響,標識牌的設置不阻礙植物生長和動物活動。
2.3.3本地化原則
標識系統可從當地的地方文化中汲取精華,體現地方特色,從而使標識牌的某些特質具有不可替代性。標識牌的式樣可借鑒傳統地方民居的建筑風格;材質可選取當地特有的樹種、石材;旅游吸引物解說應反映當地的 歷史、文化、民俗,使標識牌解說內容具有文化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