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明上河園

      
 
 
時間: 2011-05-10 05:12:37 來源: 大河網 

內容摘要:其二,清明上河園在園區建設當中,實物載體上,導示系統、環境系統中,注重文化內涵,強化宋文化元素。清明上河園旅游商品的開發和售賣,都和清明上河園整個LOGO結合得很緊密,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內涵,為清明上河園5A景區的創建增輝不少。

  □ 呂桓宇

  創建5A,打造國內、國際**景區。

  “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主題公園塑造旅游品牌的*佳平臺,實現由國內有名走向世界知名的*佳途徑,是景區提升品質和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旭東如此詮釋創建5A景區的重要意義。

  周旭東說:“清明上河園創建5A景區,就是要打造國內、國際**景區。我們一旦爭創了5A,景區的軟件、硬件、環境和服務,都用5A的標準,達到**的水準,給游客提供更美的景觀、更好的體驗、更溫馨的服務。躋身5A,就是躋身于國內**景區的行列。”

  周旭東認為,5A景區和4A景區相比,主要是在文化性、人性化和細節這三點上不一樣。在他看來,清明上河園作為一個宋文化主題公園,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確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在名氣上,她與自然景觀或世界文化遺產景區相比較,有劣勢;但同時,她也有自己的優勢,優勢在于清明上河園可以用不斷**、不斷發展的方式,進入中國**景區的行列。

  5A標準突出了文化性,那么清明上河園是如何把握這一標準的?

  “清明上河園這次能夠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實際上主要是利用了文化優勢,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宋文化景區,所以要在5A創建中,把園區的宋文化體現得更好。”周旭東直言。

  清明上河園*大的特色就是宋文化,這也是清明上河園5A創建的*大優勢。在創建過程中,清明上河園緊緊圍繞宋文化,強化了景區的宋文化特色,增強了景區的宋文化氛圍。

  其一,清明上河園傾力打造的文化盛宴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演出水平和質量,逐年改進,逐年提高,力爭成為中國實景演藝的金字品牌,由此大大增強了清明上河園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的量級。

  “我們園區雖然在硬件上稍弱一點,我們這臺《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盡管也不在標準里面,但是卻讓人感覺到清明上河園不是一般的景區,而是一個重視文化品位的景區,是一個旅游和文化結合得非常好的景區,有一臺在國內叫得響的大型旅游演藝的景區,這為我們5A景區的創建增色不少。”周旭東分析說。

  2011年新版《大宋・東京夢華》,進一步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再現北宋社會的市井風情和京都的繁華盛景,構成了清明上河園文化旅游和演藝旅游的重要樂章,自3月28日復演以來,前來品鑒的觀眾絡繹不絕。

  其二,清明上河園在園區建設當中,實物載體上,導示系統、環境系統中,注重文化內涵,強化宋文化元素。

  投資數百萬元,在園區迎賓門廣場建成了長33.30米,高1.3米,寬2.23米的《清明上河圖》石雕全卷,成為園區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

  更新改造了園區引導標識系統,強化了引導標識系統的宋文化特色。清明上河園邀請了專業設計公司,對園區的引導標識系統進行了**的規劃設計,堅持文化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園區一期采用了**特色的木制仿古牛車輪,二期采用了日晷作為引導標識牌。這些標識牌,既可標識指向,又成了凸顯園區文化的景觀小品,得到了國家旅游局專家的好評。

  賦予園區垃圾箱文化特色。選定具備中國古代文化符號和一定藝術性,又深受游客喜歡的民間木桶和青銅器的樽形為垃圾箱,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而且又融入了傳統的文化內容,既是一個實用器物,又是一個園區小品,其獨特的創意受到驗收組專家的高度贊賞和一致好評。

  其三,不斷在演藝產品中尋求**和突破,增強演藝的文化內涵。

  清明上河園的5A創建,一切都圍繞著凸顯宋文化內涵而展開,在演藝產品宋文化特色方面,尋求**和突破。比如,挖掘并再現了已經失傳千年的“水傀儡”表演;借鑒嘉年華的運營模式,以制造快樂為原則,推出了“女子馬球”、“蹴鞠”等表演項目;充分挖掘古代娛樂,陸續開發了**宋代特色的大宋游藝,受到了廣大游客的喜愛。

  為了活躍園區宋文化氛圍,還在園里增加了宋代情景劇、宋代真人秀、宋代特色商務經營項目。比如,叫賣的宋代貨郎,挑擔賣柴的宋代小伙,賣炊餅的武大郎,《水滸傳》英雄魯智深、林沖真人秀等一系列節目,讓游客應接不暇,深深地陶醉在園區濃郁的宋風宋韻里。

  另外,清明上河園旅游商品的開發和售賣,都和清明上河園整個LOGO結合得很緊密,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內涵,為清明上河園5A景區的創建增輝不少。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