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針對在故宮、天壇等文物古跡處亂涂亂畫、損壞文物,或者來京旅游期間嚴重擾亂旅游秩序的游人,景區、旅行社有望獲權對他們說“不”。12日提交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審議的《北京市旅游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對于上述旅游不文明行為,以及非遺景區講解員、一日游、民俗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9月13日《***》)
之前旅游主管部門建立游客“黑名單”制度,游客因不文明行為上了“黑名單”,不僅影響到未來旅游,還會影響到銀行信貸、出境等,主要是側重于個人信用方面的懲罰。此次北京市審議的條例中,則賦予了景區、旅行社對不文明游客說“不”的權力,乃是對游客“黑名單”制度的細化和落實,通過加強終端管理,讓景區、旅行社擁有拒絕服務的權力,從而倒逼游客注意自身行為舉止,遵守文明旅游的規定,以免被拒之門外。
條例明確由北京市旅游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給“游客不文明行為建檔”,將較為原則性的旅游者不文明行為記錄相關規定,予以細化,主要針對“在旅游活動中有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損毀、破壞文物古跡以及其他嚴重擾亂旅游秩序行為的旅游者”。景區、旅行社則可以根據建檔資料,對納入“黑名單”的游客,采取針對性的拒絕服務措施。而且,此舉并非強制性標準,而是將選擇權交給了景區、旅行社,由其根據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北京市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以故宮、天壇等有名景區為代表,每年都能吸引到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但少數游客缺乏文明素養,不注意個人行為,不遵守文明旅游規定,隨意涂抹、損壞景區景觀,甚至在文物古跡上刻字,造成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近些年來,故宮因游客不文明行為而頻頻上頭條,令景區管理者頗感煩惱,卻受限于景區沒有執法權,對游客不文明行為也只能以勸阻為主。而在條例實施后,就可以依法拒絕不文明游客,剝奪其參觀游覽權利,以肅清不文明行為亂象。
目前我國游客不文明行為太過普遍,各地景區、機場等公共場所均有發生,甚至出現辱罵毆打工作人員、流血暴力沖突事件,不僅影響到國民形象,亦導致部分國家的旅游景區,特意用中文標注提醒國人注意。可見,僅依靠游客的自覺意識顯然不夠,需要采取措施予以約束,提高游客不文明行為的違規成本。而游客“黑名單”就是一項有效的約束機制,從個人信用、出游等方面予以懲罰,能夠達到相應的懲戒效果。
景區、旅行社對不文明游客說“不”,應該形成制度化,并向國內推廣,讓所有景區、旅行社都擁有拒絕權。如此一來,就會形成集群效應,不文明游客到哪里游玩,都將不受待見,令其感受到無門可入的壓力,接受*現實的懲罰,看以后還敢嗎?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