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長沙晚報
本報訊(記者章盛莉)登亭東眺,帆檣城廊,盡收眼里——也許到明年年底,市民將有幸在天馬山頂再度感受到古人登高攬勝的視野與情懷。記者昨日從長沙城投河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天馬山景區二期工程建設項目選址方案已開始公示,計劃明年初啟動建設,翠微亭、奎星閣、天馬風情街等項目有望在年底完成。 天馬、鳳凰山頂設觀景點
天馬山與其北側的鳳凰山橫秀于岳麓山東,是觀賞山水洲城的**處。宋代乾道年于山上建翠微亭,大理學家朱熹題額,不少文人名士也在翠微亭中留下佳句。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在天馬山下湘江邊槐樹坪與清軍激戰,斃清軍河南官兵近千名,翠微亭在戰火中被毀。
在天馬山景區二期建設中,擬在天馬山山頂恢復翠微亭,設計為雙重檐四角型沖天式仿古建筑,占地面積30平方米,建筑層數1層,將作為景區一個觀景點和對歷史的記憶點。與此同時,鳳凰山山頂也將恢復奎星閣,設計為三重檐八角型沖天式仿古建筑,建筑層數3層,建筑高度15米,體現端莊靈秀的文化氣質,將作為北側的觀景點為游客提供不同的視野。
建筑選址與環境自然融合
根據選址方案,桃子湖以西、鳳凰山以東布置大學生創意街;鳳凰山以西臨麓山南路布置大學生活動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位于天馬山東北山腳,牌樓路口與瀟湘大道交會處;天馬風情街位于天馬山東南山腳,瀟湘大道與后湖路交會處;梅蘭竹菊茶藝館位于天馬山東南山腳,由梅苑、蘭院、竹園、菊軒四個分散院落組成。
“景區內的建設項目全部以‘顯山、露水、透綠,體現原生態’為基本選址原則。”相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建設*重要的理念是對城市界面還一個綠色的天馬山、鳳凰山和清澈的桃子湖,景區內的各個建筑單體也將順應山勢,利用山體、樹木等掩映在自然山水中。如大學生創意園街道依據地形布置,依山面水,錯落有致;游客接待中心順應山勢跌級而下,在大屋面內又形成大小各異的庭院,樹木、水池;梅蘭竹菊茶藝館將*大可能地利用山勢與地形高差,與環境自然融合,力爭在瀟湘大道上很少甚至看不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