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火山公園改造擴建:展示古老的荔枝樹根

      
                             2 010年11月19日08:28 來源:海南日報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改造和擴建項目增添更多本土文化元素

  萬年火山群 景致更迷人

  從今年初開始,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為契機,對園區進行改造和擴建,同時注入更多的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相得益彰。

  就地取材洋溢火山風情

  在海南,有兩個***的品牌:一是自然景觀方面的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一是民族文化范疇的黎族織錦,它們先后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別躋身于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前身是“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園”,距離海口市區約15公里,面積為108平方公里,擁有世界罕見的第四紀火山群,距今約1萬年,火山錐多達40座,熔巖隧道30多條。經過海南椰灣集團有限公司近20年的保護和建設,發展成為***旅游品牌。1996年,該園承辦了“世界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它是我國**的熱帶海島城市火山群地質公園,也是我省**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具有突出、重要價值的***旅游景區,已成為國內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從海口市區取道繞城高速公路或南海大道,都可以很快地到達園區。在兩旁種有重陽木的景觀大道盡頭右側,便是園區的大門。大門其實是一座用火山巖(玄武巖)干壘而成的石門。園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設石門的石材是從廢棄的村落里征集來的,目的是再現古樸的火山鄉村景觀。

  穿過石門,便是文化廣場,行走在由一塊塊火山巖石板鋪就的地面上,有一種厚實的感覺;偶爾有山風迎面吹來,幾片榕樹葉隨風飄落,清涼之余,不乏詩意。*引人注目的是廣場上的兩排大水缸,底下是十字形的荔枝支座,水缸里還種上花卉等盆景植物,迎風搖曳,風情萬種。

  據了解,不管是石板、水缸,還是荔枝木支座和缸中的植物,都取自火山口地區的村落或荒郊。長期以來,羊山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全靠水缸來儲存,這一問題直到7年前才得以解決,村村通自來水后,水缸便成為羊山人對缺水日子的記憶。

  石器陳列民俗味十足

  有道是,地理產生人文。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擴建項目,為了凸顯當地的民俗文化,重現羊山地區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氣息,園區除了在文化廣場擺設水缸之外,還在廣場邊緣地帶,陳列了許多老百姓用過的石制器具。

  這些器具有石盆、石缸、石臼、石碾(用以榨糖)、石磨等,盡管上面已生有苔蘚,卻獨具民俗魅力。

  從廣場向南前行,是一個仙人掌園,園子正面有一座用火山渣砌起的高臺,上面有一個木雕的巨大標志,既像“火”字,又像“山”字,也像“人”字,甚至可以理解為“火山人”,**圖騰意蘊。

  仙人掌園的右邊為“游客之鄉”,顧名思義這里是游客歇息的地方,高大的綠樹之下,散落分布著一張張石桌、石凳和木桌、木椅,全部用整塊的石頭或木材切割制作而成。

  椰灣集團董事長陳耀晶告訴記者,為了傳承和延續民間技藝,*近該公司從周邊火山村落招募了10多名建筑藝匠,涉及到木藝、石藝和瓦藝等行業,讓他們在制作旅游工藝品的同時,向年輕一代傳授這些工藝。

  根藝展示地下神奇

  從仙人掌園繼續向南行走幾米,便來到“火山根藝園”,園子不足一畝,但展示的根雕作品倒不少,有“山殿”、“繁衍”、“天地之根”等主題,全部都是古老的荔枝樹根部。

  據介紹,火山巖地帶雖然地表缺水,但頑強的火山植物,如荔枝、榕樹等,卻能生存下來,繁衍生息,本身就是奇跡。它們的根系在向地下伸延,枝干和樹葉向空中生長,哪怕在千百年后老死,根須卻未見干枯,見證了生命的神奇,是天然的藝術品。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教授陶奎元,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園本身承載著科學與文化的雙重信息,當地居民是在火山背景下生活的,文化也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因此,園區改造和擴建項目,是火山科學與文化的一個縮影,通過旅游的方式展現出來,游客可以了解火山科普知識,也能感受到火山文化的價值。”

  火山群公園今年實施的改造和擴建項目,內容涉及文化廣場建設、停車場搬遷改建和戶外公共宣傳牌建設等16項,總投資920萬元,大部分由椰灣集團自籌,省市兩級政府部門也撥付了服務業基金。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每家世界地質公園都必須建有一座“地質公園博物館”,因此,按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規劃,下一步還將建設一座占地180畝的“地質公園博物館”,總投資9958萬元,資金來源為通過申請國家資金、企業自籌及銀行貸款解決。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