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晨報 上傳人:NorthernStar 發表時間:2010年11月17日


2010年城建重點工程——彭祖園敞園改造工程從4月1日封園施工以來,20余個施工單位、1000多名工人在工地現場24小時不間斷作業,18日,煥然一新的彭祖園正式對外開放。
改造項目占地420畝
昨日,記者在彭祖園看到,工人正在進行*后的道路清掃和植物灑水工作。改造完成后的彭祖園移步換景、風景如畫。
據悉,彭祖園敞園改造項目占地420畝,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山林改造,湖底清淤、水體防滲防漏和水質凈化,增加自然石駁岸、木棧道、親水平臺、水榭和疏林草地,拆除、新建、修繕仿古建筑,新建廣場、園路、噴泉、小品、綠化、磚雕、石雕、亮化照明、給排水、背景音樂、監控及園建附屬公共設施等。其中,廣場、道路鋪裝完成47597平方米,木平臺、棧道完成2200平方米,新建、修繕仿古建筑3282平方米,安裝燈具3637套,安裝各類坐凳、垃圾箱、標牌等522個,栽植大喬木及花灌木球類5000余株,栽植模紋(小灌木)100余萬株等。
拆除和新建相結合
記者了解到,將一個封閉式的老公園改造成開放式的城市綠地,面臨了諸多難題,因此,在制定敞園改造規劃設計過程中,先后邀請了國內知名的設計單位進行多輪方案設計,并確定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的設計方案作為*終方案。
該方案緊緊圍繞公園特有山水構架、空間形態,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因勢利導,對各區域進行有針對性地改造設計,形成兩軸、五景區的總體景觀布局,營造出不同的生態景觀,使活動休憩場所與自然生態環境**融合。
根據“增加綠量,擴大水面,因地制宜,提升歷史文化內涵”的指導思想,在改造過程中,該工程拆除園內對景觀有影響的建筑物、構筑物,保留有歷史和景觀價值的彭祖像、大彭閣、彭祖祠等;拆除年久失修、景觀效果欠佳的混凝土結構的東西大門耳房、墻體等,在原址按江南園林的建筑風格采用純木結構復建;清理湖內淤泥,改善湖面水質;改造公園道路、鋪裝、給排水、照明等基礎設施等。
同時,保留公園現有大樹及生長較好的植物,增加觀賞價值高的植物,增加常綠樹種、色葉樹種,形成八仙石園、不老湖東岸、櫻花園等特色植物觀賞區;突出植物造景,把植物造景從傳統的綠化走向園林藝術化,植物搭配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色彩豐富,景石、雕塑小品等相映成趣。
.jpg)
.jpg)
改造后園區分五大景區
改造后的園區可分為五大景區,分別呈現出以下特色:
一是以祭拜廣場為中心的彭祖文化景點。包括彭祖像抬高、彭祖祠修葺、大彭閣彩繪、祭拜廣場改造等多項內容,集中展示以祭拜大道為中軸的彭祖歷史文化景觀;福壽山林景區的原山體植被以側柏為主,混植有三角楓、火炬樹等闊葉樹種。改造中主要進行植物景觀的提升,進一步豐富了林下灌木及植被,做到四季有景,移步換景。同時,對登山園路進行了改造和提升。
二是不老潭景區。在完成湖底清淤、水體防滲防漏、水體凈化等工程基礎上,增加自然石駁岸、木棧道、親水平臺、水榭和疏林草地等景觀內容。在兩側湖岸廣植銀杏、香樟、廣玉蘭等喬木,牡丹、紫薇、海棠等花灌木,以及花境、草坪等地被植物的特色植物景區。
三是名人館景區。建成后的名人館將用于展示古今徐州的本土名人,彰顯徐州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集中打造徐州名人文化展示園區,體現地方人文精神傳統。
四是櫻花林景區。對原有種類雜亂、長勢較差的植物進行**,新植大量櫻花樹種,形成櫻花林濃郁的主題氛圍。同時,通過適當的梳理,清理現有景觀效果差的植被,加植常綠球灌木。新增休憩平臺3處。
五是游樂園景區。從鋪裝、小品、設施、綠化等方面著手提升景觀品質形成故事主題,增強吸引力,增加部分新穎有趣的游樂設施,營造歡樂熱烈的童話王國空間氛圍。
在景觀改造的基礎上,此次還對原有旅游公廁、標識牌、休息座椅等基礎服務設施進行了一并升級改造。改造后的景區之間以游步道為主要交通框架,貫穿岸、水、林以及硬地休閑空間,在其沿線營造出不同的生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