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對接世博興旅游經濟

      
                       2010-09-18 09:20   來源:上饒新聞網   作者:王培貴   

       近日,婺源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有桂將一塊剛制作好的根雕《和諧圖》郵寄給廣東的張先生。受省政府的邀請,俞有桂的“三雕”作品在上海世博會江西活動周上參展,因作品用料與制作極為考究,許多客商當場就簽下了訂單,他的“三雕”產品被一搶而空。不僅如此,該縣接待游客人次還創下歷史新高,世博經濟效應在婺源進一步凸顯。

  婺源縣憑借文化生態資源優勢,被入選上海世博會官方旅游推薦線路。為將“*美古村落”呈獻給海內外游客,該縣投入4000萬元,啟動了以“改善基礎設施、升級服務質量、對接世博旅游”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服務標準化建設項目,新、擴建了旅游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游客休閑區等基礎設施,把景區所有的標識牌升級為中英日韓四種文字標識牌,招聘了20多名優良大學畢業生充實到景區一線,為世博境外游客提供外語服務。按五**標準建設的婺源國際大酒店等一大批旅游配套項目趕在世博會開幕前建成投入使用。該縣還以“鄉村游”為主題,精心包裝設計了3條精品旅游線路,包括原汁原味明清古村落、偉人故里古村游、獨特而美麗田園山水風光游覽等景區。

  擴大婺源在世博的影響力,融入國際旅游大市場。該縣深度挖掘世博客源市場,組織旅游營銷隊伍在年初奔赴浙江、江蘇、北京等世博的主要客源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旅游推介,進一步鞏固了旅游合作聯盟。繼續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的旅游區域合作,開通了5條旅游線路的包機和3條旅游火車專線,便利了世博游客的出行。此外還在上海近千幢樓宇和賓館、15個地鐵主要出入口,投放婺源旅游廣告宣傳片吸引游客“眼球”。據統計,自上海世博會開放以來,該縣接待游客157.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33億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200多人次。

  大批游客涌入婺源,當地旅游經濟迅速“跑火”。該縣農家樂推出了以“賞農村美景、品民俗風情、吃鄉村土菜、住農家小院”為主題的體驗式旅游。秋口鎮李坑村的老邱山莊開發了一座集魚塘、菜園、茶園、雞場于一體的農家小院,讓游客自己動手捕魚抓雞、摘菜采茶,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賦春鎮嚴田古樟風景區把景觀打造與農家樂建設相融合,推出了乘竹筏游小溪,品茗茶垂溪釣,學榨油制紙傘,看茶道表演,開篝火晚會等傳統服務項目,讓久居城市的游客在景區充分體驗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 

  該縣策應世博旅游消費市場,開發出了一系列不同樣式、檔次,便于攜帶的旅游商品,如小包裝綠茶、“三雕”、龍尾歙硯、山珍食品等。婺源朱子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龍尾硯和硯石工藝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據了解,僅硯臺加工,就給江灣鎮大畈村村民人均每月增收1000多元。素有“甲路傘甲天下”美譽的婺源工藝傘,不僅深受國內女士青睞,而且備受日本、新加坡和歐美國家游客的喜愛,銷售十分火爆。工藝傘還帶動了當地傘骨的加工,如今中云、賦春、清華等鄉鎮的村民,都在家中忙加工。中云鎮霞港村60多歲的村民鄭榮章說:“材料自己家有,加工活兒又不用花很大的力氣,我每天和老伴一起做傘骨,收入也有60多元。”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