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盛夏時節,每當人們來到隆回縣灘頭鎮桃林村李志軍手工古紙作坊,總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排排嶄新的青磚瓦房錯落有致,一口口清澈的水池泛起層層漣漪,一條條青石板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一塊塊小青磚鑲嵌的小坪,**級平整的青石臺階,古香古色,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這就是*近正在興建且即將竣工的灘頭古老手工抄紙作坊一瞥。
作坊主人李志軍——***非物質文化遺產杰出傳承人,從事手工抄紙行業已有34個年頭,一共抄出古紙六千多石。主要為灘頭年畫與香粉紙提供原質紙,并且銷往國內各地作書畫用紙,甚至出口東南亞國家,創造的古油紙主要用作古文物修復與包裝。
故事還得從頭說起。早在2014年12月5日,灘頭手工抄紙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屬傳統技藝類中的竹紙制作技藝。2015年11月5日,從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務院扶貧辦等7部委傳來喜訊,隆回縣灘頭鎮桃林村等6個村進入國內**批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
近幾年,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增強貧困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是我國政府的一項富民舉措。鄉村旅游扶貧以環境改善為基礎,以景點景區為依托,以發展鄉村旅游為重點,以增加農民就業、提高收入為目標,集中力量解決貧困村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突出困難,支持重點景區和鄉村旅游發展,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隆回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灘頭手工古紙作坊的擴建工作,將其列為重點景區和鄉村旅游發展項目。2015年冬季起,隆回縣文廣新局、非遺中心、發改委、工業局、科技局、國土資源局、旅游局、教育局、環保局等部門的領導與專家,多次親臨灘頭手工古紙作坊勘察現場,設計圖紙,然后指導施工。李志軍率團隊拆掉原有老作坊、焙屋,成倍擴大規模,新建了兩座雙人手工抄紙作坊,兩座大型成品紙烘烤焙屋,及其相應的配套設備。饒有興趣的是,李志軍在這座古樸的手工抄紙作坊里,特意設計了一個小型造紙池,紙模竹簾也相應縮小一倍。其目的有二:一是用來手把手地教中青年徒弟初學手工抄紙技藝,這樣易教易學易會;二是供來賓體驗灘頭手工古紙文化。
同時,李志軍還專門搭建了一座灘頭古紙成果展示廳。人們在這一方天地里,既可以將源遠流長的灘頭手工抄紙文化一覽無余,又可以在精良的古紙上揮毫潑墨,大顯身手,還可以觀賞到一張張黃亮透明的古油紙生產過程。到此一游,確實令人回味無窮,依依不舍。
*近七年里,中央領導馮驥才,省領導唐之享、馬昌忠、孟慶善,邵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長忠、邵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蘭君、邵陽市文化局局長王明祥等領導,分別前往李志軍手工古紙作坊視察指導工作。多年以來,國家、省、市、縣級書畫名師、高等院校師生上萬人次,云集灘頭手工古紙作坊,體驗灘頭手工古法抄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