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產品六條線路 構筑旅游核心競爭力
2010-08-02 09:53:00 來源: 海南日報(海口)
擁有**旅游資源的海南島,如何為國內外游客開發出**的旅游產品?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我省明確提出,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要培育十大旅游產品,推出六條精品線路,并逐步形成海南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十大旅游產品涵蓋各種旅游產品
憑借著資源優勢,海南旅游業20多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然而,多年來一成不變的“五天四晚”環島游,卻讓海南旅游業陷入了低價觀光游的怪圈。“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旅游產品的開發沒能跟上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脫節了。”海南旅游界人士坦言,旅游產品開發的滯后,已經嚴重影響了海南旅游業的發展。
《規劃綱要》專門對旅游產品的開發提出了詳細規劃。如提出要加快對現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質量,同時大力開發新的旅游產品,不斷挖掘和豐富旅游產品文化內涵,逐步形成以濱海度假旅游為主導、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融合發展、專項旅游為補充的旅游產品結構。
《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要根據市場需求,在推進旅游景區、度假區和特色旅游項目建設的同時,著力培育十大旅游產品,推出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塑造與海南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優勢相匹配的旅游品牌形象,逐步形成海南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在十大重點旅游產品中,包括目前*受游客歡迎的度假旅游產品,《規劃綱要》提出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濱海、溫泉、森林等特色鮮明的度假基地;提出要打造*具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產品,重點發展濱海觀光、環海南島游、海島探奇、海上運動、潛水、垂釣、休閑漁業、海底觀光、遠洋旅游等產品;要打造一批運動休閑產品,如規范高爾夫球場建設,**市場營銷,引進國內外重大賽事,開發高爾夫相關產品;要打造療養休閑產品,發展溫泉療養、中醫保健、醫療旅游、康體養生、整形美容等產品,打造一批特色康體養生基地;要培育商務會展旅游產品,建設完善會展和商務設施,培育一批國際會議和展覽品牌。
同時,要培育民族風情和文化旅游產品,挖掘、提升本土文化節慶活動,打造黎族苗族文化、歷史文化、海洋文化、僑鄉文化等系列產品;打造紅色旅游產品,弘揚瓊崖縱隊和紅色娘子軍的**傳統,打造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培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建設一批旅游小鎮和休閑農業示范點,發展農家樂、漁家樂、農業生活體驗等旅游產品;發展熱帶森林等特色旅游公園專項產品,提出要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適度開展生態旅游,逐步規劃建設航天公園、海洋公園、野生動物園、影視動漫基地、火山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發展自助旅游產品,規劃建設一批房車、自駕車、自行車及徒步探險等示范項目,完善服務體系。
“這些旅游產品是**次系統推出,也是未來旅游產品開發的方向,能夠很好地引導我省未來的旅游產品開發。”省旅游委副主任、規劃綱要起草小組負責人鄧小剛說,《規劃綱要》推出的十大旅游產品,涵蓋了觀光游產品、度假休閑游產品以及專項旅游產品,其中尤其以度假休閑游產品為主。這些產品集中體現了海南的旅游資源特色,如海洋、熱帶雨林、溫泉、休閑體育等。這些產品互補性強,解決了海南旅游產品開發單一單調的問題。
鄧小剛認為,目前我省接待的國內外游客停留時間短、人均消費較低,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滯后。在《規劃綱要》中推出的十大旅游產品,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涵蓋了旅游吃、住、行、游、購、娛等六要素,更突出體現了海南山海互補的旅游特色,豐富的旅游產品體系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到海南旅游、休閑、度假和商務考察。
六條精品線路串起精品景區景點
“這些旅游產品、度假區、旅游景區就像一粒粒珍珠,我們*后要通過精品線路,把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條美麗的珍珠項鏈。”鄧小剛說,所以《規劃綱要》同時提出要打造六條精品旅游線路。
據介紹,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包括:
環海南島熱帶濱海觀光體驗游,將依托沿海陸地和海上交通網絡,將城鎮、度假區、景區等連點成線,開發觀光游、自駕游、自助游等;
海南島東線濱海度假休閑游,將完善度假設施和配套服務,突出濱海度假、運動休閑、康體養生、商務會展、航天科普等優勢產品;
海南島中線民俗風情文化體驗游,以民族村寨、旅游小鎮、民族文化博物館等為載體,突出民族風情、民俗體驗,開展民族民俗游;
海南島西線特色探奇體驗游,以西部特有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跡、溶洞、庫湖、礦山等資源為依托,開展觀光游、自助游,增強游客的體驗性;
熱帶原始雨林生態游,打造以熱帶雨林為特征的國家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發展熱帶雨林科學考察、熱帶動植物研究、生態觀光、雨林科普教育旅游;
海洋探奇休閑游,打造海洋國家公園品牌,開展海島觀光、海上休閑運動、郵輪游艇等旅游。
在談到六條精品線路的設想時,鄧小剛說,海南的旅游產品從單一產品而言或許不是*優良的,但由于產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將其組合起來就是*優良的,如海南的雨林和溫泉或許不是*好的,但組合起來就是非常稀缺的。而在把這些產品組合起來的同時,可以把周邊的旅游也帶動起來,能夠充分體現強島富民的目的,如中線民俗風情文化體驗游,不但串連起文化博物館等旅游景區,還能夠同時帶動旅游小鎮、民族村寨的建設,使當地老百姓能夠從旅游開發中獲益。
建世界**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要建成世界**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除了需要豐富的旅游產品,還需要各種相應的配套和公共服務體系。
《規劃綱要》針對旅游各個要素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如在住宿業方面,提出要大力發展濱海度假酒店、溫泉度假酒店,適度發展商務酒店、青年旅館、鄉村旅館和汽車旅館,鼓勵發展家庭旅館經營和房屋租賃經營,鼓勵發展各類文化主題酒店。同時,繼續引進國內外有名酒店管理品牌,推進**酒店和度假酒店的品牌化經營。
在旅游交通服務業方面,要對旅游交通要素進行國際化改造,逐步實現交通運輸方式之間“***換乘”和旅游交通服務業的集團化、網絡化發展。如鼓勵航空公司增加進出海南島空中航線,在開通環島鐵路客運的基礎上開通環島旅游專列,城市公交服務網絡逐步延伸到周邊主要景區、旅游小鎮和鄉村旅游點,開通觀光巴士等。
“在《規劃綱要》中,提出了旅游營銷體系建設,確定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總體旅游形象定位。”鄧小剛說,將會以樹立海南獨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為目標,以產品營銷為重點,整合營銷資源,加大營銷投入,**營銷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和企業為主體、營銷代理機構為補充的旅游營銷體系。
同時,《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交通樞紐、景區景點、城市廣場等游客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在機場碼頭、交通主干道、景區景點連接道路、旅游城鎮、度假區、景區景點等處設置規范的中英文旅游標識標牌。建設具有宣傳、促銷、咨詢、**、投訴等功能的綜合性旅游門戶網站,加強旅游公共信息服務。
據悉,根據海南的資源特點和旅游產品特色,海南國際旅游島總體旅游形象定位為:“陽光海南、度假天堂———世界**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鄧小剛說,圍繞提升整體形象,國內市場要在鞏固海南作為國人度假旅游主要目的地的基礎上,著力提高“濱海度假、熱帶雨林、高爾夫、郵輪游艇、航天體驗、免稅購物、溫泉療養”等核心旅游吸引物在游客心目中的認知度;國外市場要大力提高游客對海南的了解和認知,塑造和保持海南獨特的目的地形象,提升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