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探尋“保護性開發”路徑

      
2010-7-14 19:32:33  新華網
      來自保加利亞、奧地利等國的多名外交官近日考察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對三清山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并重的雙贏路徑高度贊賞。
      保加利亞駐華大使佩伊奇諾夫展示了自己游覽三清山時拍攝的一張照片:一棵樹從空中棧道中間“冒出來”,自由生長,鮮翠欲滴。他說,高空棧道不僅采用先進技術,還注重結合生態景觀,為樹木留出生長空間,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性化設計令他印象深刻。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沙鷗介紹,三清山東西海岸高空棧道總長10公里,總投資1.4億元。施工過程中注重生態保護,做到“人讓樹,路讓樹”,力爭把景觀設施對自然環境影響降至*低。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花崗巖造型多變,物種植被豐富,景觀美學效果獨特,有“中國山水畫的自然摹本”美譽。而架在山腰的數條高空棧道可謂山水風景中的“神來之筆”,也是三清山保護性開發的有力佐證之一。
     楊沙鷗說,沒有開發就無法發展旅游;但只重開發不重保護無法實現資源持續利用。正確做法是理順保護與開發關系,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保護重于開發。
     三清山景區申遺之初提出“山上游、山下住、景區游、城里住、區域協調發展”的開發理念,以此分離游覽區和服務區、更好地保護自然資源。
     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三清山景區遵循一切開發、利用、管理以遺產保護為前提和根本原則,從源頭上杜絕錯位開發、超容開發;注重自然遺產地水文、大氣、地質監測系統建構,加強遺產保護科學研究;同時積極尋求與周邊景區聯動合作,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2010年上半年景區接待游客129.2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4萬人次。為科學利用遺產資源,景區自2010年4月1日起實行每日限客登山措施。
     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三清山融合獨特花崗巖地貌與完整生態系統,造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的瑰麗風景,被中外地質專家稱為“西太平洋地區*美的花崗巖”。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