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農博園將申報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來源: 東亞經貿新聞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為加快農業服務業發展,促進我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從現在起到2018年,我省將實施農業服務業發展攻堅十項行動

       行動一 農業社會化服務**行動

       我省將培育壯大社會化服務主體。通過聯合、合作、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拓展經營性社會化服務項目。鼓勵工商資本、社會資本組建專業服務機構,通過租賃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程或環節托管土地等形式,開展生產經營、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服務、金融保險+生產服務和農機全程作業服務,跨區域、跨領域提供綜合性、“一站式”農業社會化服務。

       同時,探索推進公益**務機構**發展。

       行動二 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提升行動

       該行動目標是到2018年年底,培育建成1個***市場、10個區域性示范市場和20個田頭示范市場。籌建中國(長春)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支持,通過引進市場投資主體,在長春市籌劃建設一個立足東北亞面向全球、線上線下互動、超***大市場標準的現代化的中國(長春)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

       另外,升級建設區域性產地市場。通過省市共建,升級改建一批產業規模和商品量較大、能夠輻射帶動當地優勢產業發展的區域性產地市場。

        行動三 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行動

        我省將通過示范創建行動,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化、外向型和上等**發展,提升品牌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目標是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企業品牌50個左右。我省將做優吉林大米品牌。申報注冊“吉林大米”標識版權保護和地理標識證明商標,組建吉林大米產業聯盟,實施“地域名+品種名”營銷策略。

        同時,加快“長白山人參”品牌建設。在15個縣(市、區)的長白山人參核心產區全覆蓋開展省級人參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啟動品牌原料基地物聯網和滴灌技術應用試點。嚴格執行品牌加盟企業準入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鼓勵加工企業自主技術**,開發人參藥食同源**精品。建立品牌連鎖加盟運營模式,開發建設人參網絡交易平臺。加***宣傳推介,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美譽度。

        行動四 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行動

        到2019年,我省將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和省級龍頭企業分別達到4萬、5萬和350家以上,農戶參加專業合作社比重達到35%以上。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同時,壯大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全產業鏈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體系,通過直接投資、參股合作等方式,強化原料基地建設,帶動農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現代物流體系發展。

        行動五 農產品質量**保障行動

        健全省、市、縣、鄉四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提升執法監管水平和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處置能力,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無重大農產品質量**事件發生。我省將推進全省無疫區建設。**落實綜合防控措施,**啟動**無口蹄疫區自我評估認證,力爭2016年年底前通過國家評估認證。到2018年,確保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實現良好的**控制。同時,實施上等農產品工程。針對禁限用農、獸藥使用和非法添加隱性成分等問題,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防出現區域性、系統性農產品質量**事件。

        建設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公共服務平臺體系。

        行動六 互聯網+現代農業先導行動

        我省將重點打造吉林省農業衛星云數據應用平臺。按照“整體策劃、分布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行”的原則,應用“吉林一號衛星”建設云數據信息服務平臺。

        同時,發展農業電子商務。與農業部共同建設國內農產品促銷平臺,打造“開犁網”專業農資電子商務平臺,支持“開犁網”在“新三板”上市。引導主要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線上交易,推廣“電商+企業+服務”營銷模式,建設覆蓋全省農村的村級信息服務站(網店)。探索農產品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模式,做大淘寶特色中國吉林館、京東中國特產吉林館、開犁網、一品網等專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擴大上等農產品企業及產品上線數量,推廣“產品+溯源+電商”營銷模式。

        行動七 農業金融保險試點行動

        吉林省將擴大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2016年試點縣(市)范圍擴大到40個,實現全省縣(市)全覆蓋,試點縣(市)實現貸款業務所有鄉鎮全覆蓋。支持農業銀行擴大業務覆蓋面,同時積極引導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

        同時,推進“吉農牧貸”投融資試點。在長嶺縣等1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利用中央和省財政資金1億元,帶動地方財政投入,每個試點縣由省補貼1000萬元,地方配套1000萬元作為風險保證金,實行“公司+養殖戶+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為牛羊等牲畜生產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服務。

        行動八 休閑觀光農業發展促進行動

        我省將啟動國家和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創建活動,突出休閑農業示范縣、示范點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資金支持、發展模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作用。2016年創建3個示范縣、3-5個示范點,同時,積極培育評選出20個“2016年吉林*美休閑鄉村”。

        同時,培育休閑農業品牌。重點開發建設萬良長白山人參小鎮、查干湖冬捕、遼源草編藝術等品牌項目。改造升級長春農博園,建設完善休閑、觀光、創意農業項目,充分發揮多功能種植溫室作用,籌辦冬季農博會;申報農博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將其納入到省內精品旅游線路。

        行動九 氣象為農服務專項行動

        我省將開放氣象防雷減災服務市場。培育發展防雷減災服務市場主體,支持和鼓勵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參與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服務。

        同時,發展氣象信息服務。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培育壯大氣象專業服務機構,擴大氣象信息服務覆蓋面,增強氣象信息服務的供給能力,加強服務監管,建立誠信評價體系,依法規范氣象服務主體行為。扶持通用航空服務業務。扶持白城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拓展通用航空服務領域,開展農作物化學除草、葉面施肥、航空護林、森林草原防火、航拍、測繪等為農服務。

        行動十 糧食儲運流通節本增效行動

        實施“糧安工程”,增擴倉容,消滅不合理露天儲糧,全省糧食立體儲存率達到90%以上。在收儲、競價、流通和設施建設等環節,年平均服務業產值實現270億元。

        增加倉儲規模。投資新建儲備倉、收納倉、儲糧罩棚等三種倉型。2016年,新建科學儲糧示范倉1萬套,重點整治西部地區“地趴糧”問題。

        提高倉儲利用效率。促進農企深度融合,開展 “糧食銀行”業務,加強現有政策性糧食庫存管理,提高企業存糧效益。加快糧食現代物流建設。建設完善糧食倉儲物流節點,新增糧食年外運能力40億斤,達到380億斤,實現“四散化”運輸,進一步降低糧食損耗和運輸成本。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