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23 09:16:24 | 作者:毛紅平 | 來源:荊楚網
在紅安縣天臺山景區,曲曲折折的山道上,載滿游客的車輛絡繹不絕,山嶺中一幢幢別致新穎的農家旅館引人入勝。
“2005年成立景區管理處時,農戶沒有樓房,而現在,三分之一的農戶都蓋了樓房。”說起老區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紅安縣委書記熊良霄感慨不已。多年來,由于景區交通條件較差,公路彎急坡陡,影響了老區旅游業的發展。如今,旅游業每年為紅安縣帶來近2億元的旅游收入,還帶動了全縣旅游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立足天臺山實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旅游,讓旅游業助推景區經濟發展,才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熊良霄介紹說,紅安縣政府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用于景區規劃和建設,并不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景區已形成“一縱一橫”全長52公里的旅游循環線路,并開發對天河漂流、天臺山主峰景點、艾河風情峽谷、香山湖等旅游景點。
“周末游客特別多,得先做好接待準備。在山里搞餐飲業,一年收入有上十萬元,一點也不比在沿海打工差。”一大早,紅安縣七里坪鎮草鞋店村的村民潘濤就忙活起來了。如今的節假日,成了當地村民們盼望的日子,香山湖泛舟、對天河漂流等旅游景點吸引了來自武漢、河南新縣等周邊地區的游客,為村民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全鎮共接待游客4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億元。”紅安縣七里坪鎮黨委書記李長余興奮地說,“目前我們正在加緊鎮區軟硬件建設,力求城區景區相互融合,紅色綠色交相輝映。”
七里坪鎮現存有***重點保護文物37處,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綠色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七里坪鎮確立了建設紅色旅游名鎮的發展思路。
“擦亮旅游景點的同時,要把景區與鎮區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起來。”黃岡市旅游局局長雷電介紹說,為打造大別山紅色旅游經濟圈,黃岡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已投入3億元新修改造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200多公里,貫通10多個紅色旅游景點,并打通與河南新縣、安徽金寨和岳西等地的跨區域紅色旅游通道。
一條條穿山越嶺的通村公路,為老區人民打開了一條通向世界的路。
而今的七里坪鎮,一改過去“臟亂差”的現象,新增城市綠化面積5000平方米,從鎮區到天臺山旅游公路的水泥路可以直接通到每個行政村。暢通的主干道路,風光宜人的特色旅游項目,不僅吸引了各地游客走進山里,還帶動了山區服務業的發展。
目前,紅安縣鄉村旅游已開發出一批包括“農家樂”食宿、手工藝品制作與銷售、自然景觀景點游覽、避暑度假以及田園生活體驗等古樸自然、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鄉村旅游項目,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村民收入顯著提高。
鄉村旅游還帶動了紅安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推動了特色農業的發展。不少鄉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一批以“花山果海”為特色的農業觀光旅游產品,成為鄉村旅游的特色和亮點。2008年,紅安縣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實現人均增收近500元。
“**老區紅色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發展紅色旅游能有效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步伐。”雷電告訴記者,下一步,要推進景區運作市場化,推進旅游業集約經營發展,延長旅游產品鏈、服務鏈和經營鏈,將大別山打造成國內**的紅色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