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8 15:34:02安徽省旅游信息
近日,從國務院正式批準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中獲悉,池州市石臺牯牛降國家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并將合理開發牯牛降生態旅游景觀,建設國內**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坐落在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距石臺縣城22公里,面積10萬余畝。以雄、奇、險、秀著稱,山岳風光秀美絢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高峰“牯牛降大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
牯牛降作為***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存有大面積的中亞熱帶原始森林和**動植物資源,區內共有動植物2000余種,其中國家保護的**頻危野生植物18種,動物23種,被專學者譽為“綠色的自然博物院”、“華東野生動植物的寶庫”。現已開發的主要景點有嚴家古村、情人谷、四疊飛瀑、龍門潭等。“嚴家村”居住著東漢有名隱士嚴子陵的后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村中有老磨房、古祠堂和寫著紅軍北上抗日直至大躍進、文化大**等各個時期標語的“標語墻”,自然人文景觀俱佳;“情入谷”三面環山,巖壁陡峭,茂林修竹,泉水淙淙,是情侶眷屬的好去處;“田疊飛瀑”一匹碩大的四疊白練直掛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環,似從天來;“龍門譚”潭水青碧,峽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蓋,有百丈巖、滾石灘、棲賢洞、隱月池、南國小長城等景點,實為大自然創造的“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據了解,2009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主持起草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征求意見稿)下發后,池州市委、市政府、石臺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提出了將合理開發牯牛降生態旅游景觀等建議寫入規劃。經過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在《規劃》正式文本中采納了該建議。該《規劃》提出了“一軸雙核兩翼”的產業空間布局,明確了重點承接的裝備制造、原材料、輕紡、高技術、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六大產業。《規劃》的實施對于將皖江城市建設成為產業實力雄厚、資源利用集約、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裕、與長三角地區有機結合,**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區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好示范區這個金字招牌和發展品牌,有利于加快池州牯牛降的生態旅游建設,擴大牯牛降的對外影響,提升牯牛降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