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玲瓏古洞要申報4A景區
長達73公里目前僅開發2公里,洞內留存明代**遺址
經過半年多時間打造,安順玲瓏古洞4月29日終于“面世”。該溶洞又名“躲兵洞”,相傳明朝時曾屯過兵。據悉,玲瓏古洞目標是申報國家4A級景區,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溶洞奇觀嘆為觀止
玲瓏古洞位于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大硐口村。一進入洞口,便可見到頭頂上供奉著神靈。
大硐口村原支書范祥介紹,此處名為“懸空寺”,該寺廟懸在空中,完全借助溶洞進行打造,修建的時間為明朝“調北征南”時期,后來在文革中遭到破壞。
范祥說,原來,洞口寺廟上有一副對聯,該對聯上聯為“玲瓏洞口夏風清”,下聯為“龍鯉橋頭春流然”,因此,該洞穴才得名“玲瓏洞”,如今又被稱為“玲瓏古洞”。
進入洞穴內可以發現,洞內奇觀令人嘆為觀止。諸多鐘乳石形狀各異,在彩燈照射下,顯得十分美麗。
“這只是一小部分。”據玲瓏古洞開發方介紹,玲瓏古洞旱洞與水洞一體,經測量,洞內蜿蜒曲折,長度達73公里,目前只開發了僅2公里。這些未開發之地,呈現的都是原始狀態。
據了解,古洞寬約10-20米,*寬處30米,洞高一般13-15米,*高處29.1米。
洞內留存有**遺址
記者在洞穴內發現,在洞穴內,仍留存有**遺址。
據了解,該洞穴又名為“躲兵洞”。據西秀區轎子山鎮大硐口村一名上了年紀的老人介紹,他們從小到大聽到的傳說是,明朝時曾在洞中屯兵。
在洞穴內,有一面“干打壘”防護墻。這一面防護墻壁建在崎嶇不平的洞穴內,*后形成“只允許一人彎腰鉆進鉆出”的形態。
“這就是所謂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名探洞者感嘆說。
更令人驚嘆的是,防護墻采用石頭堆砌而成,石頭與石頭之間完全沒有水泥等粘合,然而卻形成不倒之勢。
據玲瓏古洞開發方相關負責人楊志介紹,未來玲瓏古洞就將著力打造探洞文化,將玲瓏古洞打造成國內頭個探洞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