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運會規范全市公共標識 深圳**梳理路名

      
                             來源:深圳特區報
                  
     為迎接大運會的舉行,規范全市公共標識,以方便市民同時提升城市形象,歷時近兩年的《深圳市現狀道路橋梁名稱梳理規劃》和《大運新城及周邊區域路橋名稱規劃》草案編制完畢,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今日起對該兩部規劃進行公開展示,征集市民意見。兩部規劃中涉及的新命名(無名道路及大運新城周邊道路)、更改名(解決重名問題)道路超過300條。
 
                   113條道路更改名稱
 
    《深圳市現狀道路橋梁名稱梳理規劃》中的梳理對象包括道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橋梁(次干路及以上等級道路所涉及的立交橋、天橋、隧道、通道)的名稱。整部規劃**計梳理次干路及以上級別道路621條,其中保留名稱468條,更改名稱113條,保留批準名稱更改現狀名稱7條,更改批準名稱保留現狀名稱11條,新命名22條。
 
     **梳理之后,我市次干道以上等級道路過去存在的重名、同音、近音等問題將得到**解決。
 
     以重名為例,據調查,深圳全市各等級道路涉及重名問題的共有1135條(重名道路大多集中在支路和小區路)。例如:全市有很多同富裕工業區,導致全市有“同富路”12條。此外,臨近學校的“教育路”全市共有9條。再看同音路名,羅湖有“和平路”、龍崗有“禾坪路”;羅湖有“布心路”、寶安有“布新路”;寶安有“寶宏路”、龍崗有“寶紅路”。此外,“鴻進路”與“鴻景路”;“長金路”與“長景路”、“長錦路”等路名近音的現象也有不少。次干道以上等級道路的這些名稱問題在本次梳理之后將全部解決。
 
     至于次干道以下道路的重名無名問題的梳理工作由于工程浩大而且對市民生活影響較小,因此將放在以后酌情逐步解決。
 
                   盡量降低更名成本
 
     由于《深圳市現狀道路橋梁名稱梳理規劃》將系統解決深圳現狀次干路及以上等級道路橋梁存在的重名、同音、近音等路名病,會涉及到將重名、同音、近音的路名中一部分予以保留,另外一部分將被改名。名稱更改之后難免會給附近的居民和單位造成不便。對于更名的問題,規劃師解釋:“更改的原則是:優先保留更改成本較高的道路名稱;優先保留使用時間較早的道路名稱;優先保留長度較長的道路名稱;以將更改路名的成本降到*低。”
 
      市規劃國土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路名牽涉市民生活和企業經營,只有不得不改的情況下,才會對其進行更改。一方面,我們希望公眾對這次規劃中涉及更改路名給予理解和支持,從而解決重名問題,更好地服務于全體市民;另一方面,我們也熱忱地邀請市民在公示期內坦誠地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將路名規劃編制得更加符合社會需求。”該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地名主管部門將根據市民意見對規劃草案進一步完善。
 
                   龍崗將有“大運路”
 
      今日公示的《大運新城及周邊區域路橋名稱規劃》草案則中對大運新城周邊五個片區的路名和橋梁隧道都進行了新命名,涉及道路230條。在該規劃中,北起龍士路,南至黃閣路,現名為“三十二號路”的次干路由于鄰近大運中心主場館,被命名為“大運路”。
 
     大運新城及其周邊片區為新開發區域,無名道路較多。該規劃在新命名中使用了不少“吉祥”的字眼以寄托祝福和愿景。如和風路、和清路、和運路等以“和”字打頭的路名;秀園路、秀天路、秀華路、秀麗路等“秀”字系列路名等。
 
     兩部規劃的詳細內容可登陸市規劃國土委官方網站http//www.szpl.gov.cn詳細了解。
 
     另據透露,規劃正式通過之后,全市范圍的標識牌將根據規劃做**更換,更換后的新標志牌將統一風格和款式。新標識牌的具體方案及是否采用中英文雙語標識將在不久后確定。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