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姑蘇晚報
長久以來,市民們耳熟能詳的廁所英文翻譯名稱“WC”,今后可能將逐漸從視野中消失。昨天記者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近日聯合發布了《長三角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標準通則》,統一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英譯規范。從今年10月份開始,包括“WC”在內的337條公共場所設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的英譯方式將完全統一。
昨天,記者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處了解到,中文標識英譯不雅、不規范的現象一直廣泛存在。例如人們常把廁所翻譯成“WC”,這實際上是廁所水箱watercloset的英文縮寫,但這種稱謂是英美等國在一二百年前使用的,是一種很粗俗的表達方式。“WC”一詞傳入中國多年后一直未曾修改,實際上在國外早已被更為優雅的Toilet或Bathroom取而代之,而一些年輕的外國游客在中國上廁所時,也經常會看不懂“WC”的含義。
中文標識的翻譯不當,還可能讓外籍人士產生誤解,如“殘疾人電梯”有不少企業、單位都將它翻譯成了“DisabledLift”(殘疾的電梯),正確的譯法應該是“Accessible Lift”。標準處的負責人還介紹說,廁所上的性別標識,應當是一個身材筆直的男性和一個穿裙的女性形象,而目前我市有不少公共場所都將它改成了一個煙斗和一個高跟鞋,這也是不符合國際、國內標準的。
目前,我市質監部門尚未接到關于標識整改的書面文件,但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兩省一市之所以聯合發布《通則》,其目的在于營造長三角地區良好的國際化形象,從而更好地迎合明年即將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屆時蘇州也將迎來大量的外賓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