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用于夜間道路施工交通導改的發光標志,將在十一期間本市的道路上啟用。記者昨天從北京路橋瑞通養護中心獲悉,它采用了清潔能源——太陽能,可連續使用5年,經過101國道等郊區路段試用后,基本為夜間出行的市民消除了道路施工盲區和**隱患,把施工對市民出行、對交通的影響降到了*低點。
據介紹,該套交通導改標志牌由發光標志牌、微型指示箭頭及頻閃燈等組成。這種標志牌利用太陽能發光,通過太陽能板中多晶硅片經過太陽光照射,使內部電子產生動向運動,形成電流電壓,再通過控制器調伏、調流、調壓為電瓶充電,由電瓶將電供給標志牌,并配以光感器以實現自動控制使其在夜間發出光亮。發出的光亮度不刺眼、不眩目,既環保節能又無毒無害。
白天可像普通的道路指示牌一樣引導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晚間它能在無電源的情況下,主動發光,而且光源柔和,發光面積大,可變幻各種顏色,醒目通透,就是在煙霧中也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哪怕是在可視性較差的雨霧天氣時,也能對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
該設施可連續發光達25000至30000個小時,發光體可連續使用5年以上,維護保養十分方便。推廣使用該套交通導改發光標志,可為道路使用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務,也可大大提高道路的交通設施等級。
據悉,目前這種設施已在101國道、昌平黃平路、京密路王化橋做了初步嘗試,有關專家對該種交通標志給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