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景區將進行生態文明大改造

      

源:南昌晚報

魯公碑亭

作為江西省建縣*早的18個古縣之一,南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贛地名府、撫郡望縣”之稱。距離南城縣城十余華里處,有一座風景秀美的麻姑山,綿延巍峨的麻姑山山勢秀麗,萬木蔥籠,物產豐富。

近年來,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前來麻姑山享受山水美景接受文化熏陶,隨著南城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財政實力的增強,麻姑山已進入開發成熟期。 對于南城現有的豐富文化資源,如何明確定位,打造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有效扶持和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當地政府在文化旅游建設當中深入探討的一項重要課題。

自然風景文化資源豐厚

開發建設相對滯后

麻姑山位于南城縣以西,山巒秀麗物產豐富,不僅有奇特壯觀的飛瀑“玉練雙飛”,還有千古流芳的“魯公碑”,有名的“半山亭”、“龍門橋”、“丹霞洞”仙境依然。不僅如此,麻姑山的人文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求讀于此,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曾登游麻姑山,乘興撰書了被后代書家譽為“天下**楷書”的《麻姑山仙壇記》……

作為南城縣獨特的風景文化資源,麻姑山一直被當地人視為瑰寶。對當地旅游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對于當地經濟發展而言,也能起到帶動作用。但談起南城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許多人還是會想到旅游。

“龍虎山與麻姑山同時獲批省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早已成為***風景名勝區。而麻姑山至今默默無聞,開發建設滯后,無法適應當今旅游發展的需求。”談起麻姑山的現狀,南城縣旅游局局長何華明也頗為無奈。

風景區基礎設施及景點建設

計劃五年時間完成

“慶幸的是,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財政實力的增強,麻姑山已進入開發成熟期”,何華明告訴記者,目前當地縣委、縣政府正在加快推進麻姑山風景名勝區建設,著力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提高旅游服務能力,提升旅游產品品質。以麻姑山人文底蘊為基礎,將其打造成江南養生休閑度假勝地,中國長壽文化研究、交流、溝通中心, 世界養生文化交流展示平臺,保健養生食品和保健藥品的生產基地。

日前,南城縣還正式對外公布了《南城縣麻姑山風景名勝區開發建設五年實施方案》,其中規劃從2015年開始,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完成麻姑山風景區基礎設施及相關景點建設,力爭在2019年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0年申報***風景名勝區。

明確定位打造特色

把握生態文明與歷史文化主線

“麻姑山開發要明確定位,打造特色,把握生態文明與歷史文化兩條主線。”在對福建泉州及上饒婺源等地學習考察后,該縣決定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以深度挖掘“麻姑文化”內涵為核心,將麻姑山打造為“山水南城、養生福地”的旅游主題。

  據了解,以南城縣旅游投資公司為融資平臺,該縣向縣農發行申請貸款八億元,用于景區投資改造。對于入景公路建設、入景門樓建設、麻姑雕像及廣場建設、兩條游步道及觀瀑亭建設、雙龍湖擴建工程建設、景云禪寺建設、游客中心至仙都觀公路改造工程建設、麻姑山核心景區供水工程建設等8個重點項目,該縣正在著力開發建設。目前,這些項目大多已完成項目規劃設計,即將進行招投標,以確保在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