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龍網
華龍網9月16日訊(記者李黎)說到古城,大家或許會想到麗江古城、鳳凰古城,其實,重慶的安居古城擁有的文化魅力讓它有別于其他的古城,也更具吸引力。作為中國第四大古城,安居古城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喜愛,景區去年共接待游客50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以上。
安居古城新貌
安居的歷史:1500年的歷史沉淀
安居古城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據介紹,早在2萬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漢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時,已成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沖。安居曾三度建縣,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并入銅梁縣。
安居古城是一座體系保存完整、規模龐大、非常具有立體感層次感的風水古城,古城東起飛鳳山、南繞化龍山,西跨烏木溪接冠子山,北面臨涪江,蜿蜒高峻,壁立江岸。
城內有市、區級文物古跡19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宗祠、行會、商會、哥老會群雄林立,“九宮十八廟”璀璨奪目,街巷明清建筑鱗次櫛比,瓊江、崇德書院香氣誘人,湖廣、福建、江西、廣東等地會館聞名遐邇。
安居古城天后宮
安居的文化:龍文化與多種文化融為一體
安居古城是集古縣城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書香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和龍文化于一體的千年古城。
走進安居古城,縣衙、文廟、書院、城隍廟林立,仿佛正在演繹縣城故事。依山而建的傳統民居、通幽曲折的古街小巷和獨具韻味的吊腳樓、川江號子、安居旱船,描繪出一幅巴渝風貌畫卷。
古城英才輩出,人文薈萃。千年書院孕育了200舉人、23進士、4翰林,王、吳翰林世代書香傳為佳話,曲折凄美的“碧玉簪”的故事訴說著人間真情。
安居古城還是銅梁龍文化的發源地。與龍有關的地名、建筑風格、美食、民俗、技藝等在安居比比皆是。房脊上有龍的繪圖、梁柱上有龍的雕刻、禹王宮的奉堂里的九龍牌位;《斬龍埡的故事》、《夜修龍王廟》等民間故事膾炙人口;火龍表演、龍舟賽、龍燈會等各種傳統技藝吸引了八方游客。
安居古城星輝門
安居的美景:兩江六岸獨特自然風光
安居古城地處瓊江、涪江交匯處,兩江環抱的安居,形成了“兩江六岸”的獨特自然風光。
依偎江畔的“安居八景”——化龍鐘秀、飛鳳毓靈、波侖捧月、石馬呈祥、瓊花獻瑞、紫極煙霞、關濺流杯、圣水晚眺令人嘆為觀止,傳說凄美的九龍石、鱷魚石、青蛙石、駱駝石亙古不變、靜心庇佑。
安居國家濕地公園內,蘆葦、草場廣袤,水中野鴨嬉戲,空中白鷺成行。琵琶島四面環水、兩江環抱,狀如二龍戲珠,風水**;黑龍嘴背山面江,與古城隔江相望,風光旖旎。
安居古城湖廣會館
安居的未來:打造國家5A級景區
如今的安居,已經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中國第四大古城。古城面積13.2平方公里,內含安居古城核心區3平方公里,以及黑龍嘴、琵琶島、黃家壩、波侖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區塊,預計2016年春節基本打造完成。
據介紹,目前,安成古城正在積極準備全力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將按照銅梁區旅游產業化帶動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四化”融合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加快景區的整體開發進度,力爭到2017年底將安居古城建設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旅游度假區,成為重慶對外*具影響力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