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蒙古藏傳佛教名寺五當召 (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藏傳佛教四大名寺之一的五當召,17日下午主動拂去“神秘面紗”在呼和浩特召開旅游推介會,以此迎接來自中外各界民眾的“光顧”。
坐落在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吉忽倫圖山南麓的五當召,距離包頭約50公里,藏語稱巴達嘎爾廟,意為“白蓮花”,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召為“廟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間,乾隆皇帝親筆御賜漢名“廣覺寺”,是**世活佛阿旺曲日莫興建,為內蒙古地區規模*大、形制*完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
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副區長黃敏在當日下午的致辭中說,五當召至今有近300年的歷史,在蒙藏地區有很高的聲譽,無論從建筑規模特色還是歷史文化地位上,堪稱“北方草原**寺”。
黃敏說,為了更好的打造五當召的獨特文化,今年,石拐區將投資3億元,全力推進五當召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將實施游客中心、庚毗溝游步道建設、廣場東山改造、“蓮花**”和“鷹銜經冠”雕塑、景區標準化旅游廁所建設等19項基建類工程,提升景區硬件水平。同時將通過編制叢書、舉辦第五屆五當召旅游文化節、興辦佛學院等“十個一”文化工程,加強文化宣傳。
“鼎盛時期,五當召有喇嘛1200多名,清朝時曾是為大草原輸送、培養喇嘛的佛學院,為促進民族團結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內蒙古包頭市五當召景區銷售部經理楊婷婷介紹說。
中新社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寺院建筑群占地面積約20多萬平方米,殿宇和僧房2538間。內有金、銅、木、泥等各種材質的佛像15000多尊,其中高則22米、微則不足盈寸,還有精細逼真的壁畫、唐卡和文物等文化瑰寶。楊婷婷認為,這也是五當召意圖接納來自世界各地民眾的緣由之一。